阉割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家——司马迁.汉武帝因此备受误解和争议,这个观点有误吗?
答案:5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8 20:59
- 提问者网友:且恨且铭记
- 2021-02-18 07:46
评价汉武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2-18 08:41
德:十分制的话,只能得3分。他和历史上所有的暴戾君主一样,不太受道德观念约束,唯有“孝”道还守一点!
能:十分中可以得7分。他的文艺能力、骑射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都还可以。欠缺的是老年有一点老糊涂。
勤:他作为大汉皇帝,还是比较勤政的。可以得8分,因为他还有放浪田猎、纵容贪腐的记载。
绩:这可能是能得9分的,卫青取河南(河套)地、霍去病夺河西、张骞凿空西域、司马相如通西南夷、路博德平南越都是他的领导下进行的。开疆扩土是他最大的功绩!
能:十分中可以得7分。他的文艺能力、骑射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都还可以。欠缺的是老年有一点老糊涂。
勤:他作为大汉皇帝,还是比较勤政的。可以得8分,因为他还有放浪田猎、纵容贪腐的记载。
绩:这可能是能得9分的,卫青取河南(河套)地、霍去病夺河西、张骞凿空西域、司马相如通西南夷、路博德平南越都是他的领导下进行的。开疆扩土是他最大的功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2-18 11:42
可能也是因为司马迁因为被阉割了,司马迁才真正静下心开始撰写史记,历史上的事情很难说的清楚,有时候我们只看见了事情的一面,但史料一般都是被人修饰过的,很难说那个是真的那个是假的,或说是片面的。
汉武帝本身是个饱受争议的人,而他保守争议主要是在他封狼居胥和穷兵黩武上。
- 2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2-18 10:39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第一,史官的职业操守是一脉相传的,司马迁的人品没有问题,基本上是按照事实来记述历史,不会对汉武帝有不客观的记载。
第二,汉武帝晚年的确发生了昏庸乱政的现象,一个老人在晚年备受打击、作出许多误判或者是肆意处置问题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是中央集权而且没有权利制约情况下形成的。
因此,汉武帝是受争议的人物不错,他前期的文治武功和后期的昏庸乱政对比太过明显,但他备受误解是不成立的,历史事实如此何来误解直说,至于对司马迁实施宫刑,并未影响国计民生,汉武帝虽然有错,但不影响大局。
- 3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2-18 09:40
司马迁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首先汉武帝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打击匈奴的战争,期间涌现了霍去病卫青、李广等一大批的历史名将。从此以后匈奴与汉朝的关系对调。汉朝的外患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汉武帝获得战争胜利的成本太大,几乎花光了政府几十年的继续直接导致了西汉政权的灭亡。
司马迁作为当时的学者对这个问题看待的肯定不会完全客观,主观臆断成分也必不可少。再加上和汉武帝私人恩怨。落实到史书上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面貌。
- 4楼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2-18 09:28
个人觉得这种观点是错的。
首先,司马迁被宫刑是因为他在汉武帝面前帮李陵说好话,姑且不论李陵是否有罪,光司马迁跟皇帝对着干这一点他就必死无疑。只是汉代的死刑要免死的话可以接受两条路,要不交50万钱,要不接受宫刑(汉时称作腐刑),他想继续写《史记》,希望有一线生机,所以选择了宫刑。但是同样的,如果不是因为受了宫刑,我觉得司马迁也不会那么用心的去写《史记》,因为宫刑在汉代是奇耻大辱,如果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话,司马迁未必会有这样的成就。
其次,汉武帝判司马迁死刑,更重要的一部分我觉得是为了维护他皇帝的权利,如果随便一个人都说出跟皇帝不一样的看法的话,那皇帝就不是皇帝了,别忘了汉武帝是个高度集权的皇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