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三国志·费祎传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1:38
  • 提问者网友:流星是天使的眼泪
  • 2021-01-03 13:1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①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至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寮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袆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敌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还成都。 (选自《三国志·费祎传》,有改动) 【注】 ①开后鹿车:一种从后边开门、由人力推拉的小车。车窄小,仅容一鹿,故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仁将祎游学入蜀                          将:带领 B.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了:完毕 C.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易:改变 D.魏军次于兴势                           次:驻扎 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而亮特命祎同载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B.     据理以答,终不能屈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     各尽延、仪之用者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D.     于时羽檄交驰     极娱游于暇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董允与费祎一起坐鹿车前去参加许靖之子的葬礼,下车时,在众人面前,董允面有难色,而费祎并不觉得寒酸。 B.费祎出使吴国,凭借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外交辞令,使得诸葛恪等才学渊博、善于诘难之人也不能争得主动,即使是能言善辩的孙权也不得不倍加赞赏。 C.魏延与杨仪两人屡生嫌隙,魏对杨有时甚至以刀剑相向,每当这时,费祎就到他们中间去,分辨是非,劝解开导,使两人均能各自发挥才能。 D.延熙七年,魏军来犯,大夫来敏通过对弈察探费祎气度,费祎经受住了考验,于是受命御贼,成功而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译文:                                   (2)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 译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01-03 14:05
1. B 2. C 3.D 4.(1)你是天下具有美德和才能的人,以后一定会成为辅佐蜀国君主的重臣,恐怕不会常来(吴国)了。(2)从蒋琬到费祎,即使他们自己身在朝廷外,但奖赏惩罚之事,朝廷都要先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才执行,他们受到的尊崇信任就像这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1-03 15:45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