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学制怎么读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19:19
- 提问者网友:棒棒糖
- 2021-01-31 05:42
壬寅学制怎么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平生事
- 2021-01-31 06:13
读音:[rén yín xué zhì]
壬,读作rén,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九位的名称。
寅,读作yín,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从函中请出箭矢,引申指恭敬。
1902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官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由于1902年为壬寅,所以该年所拟订的学制被成为“壬寅学制”。
扩展资料
壬(rén):“壬”由天干第九位引申为序数九的代称,九为单数最大,故“壬”又引申为盛大。“壬”又有奸佞义,当属假借,“佞”从“仁”得声,古音“壬”、“仁”同属“日”纽。
寅(yín):引申为对同官的敬称,后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三位,又表示农历正月、五行中的“木”和十二生肖中的“虎”等。
壬寅学制特点:第一,注重国民教育。第二,注重实业教育。第三,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依旧存在。第四,保留着科举制度的痕迹。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壬
搜狗百科--寅
搜狗百科--壬寅学制
壬,读作rén,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九位的名称。
寅,读作yín,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从函中请出箭矢,引申指恭敬。
1902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官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由于1902年为壬寅,所以该年所拟订的学制被成为“壬寅学制”。
扩展资料
壬(rén):“壬”由天干第九位引申为序数九的代称,九为单数最大,故“壬”又引申为盛大。“壬”又有奸佞义,当属假借,“佞”从“仁”得声,古音“壬”、“仁”同属“日”纽。
寅(yín):引申为对同官的敬称,后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三位,又表示农历正月、五行中的“木”和十二生肖中的“虎”等。
壬寅学制特点:第一,注重国民教育。第二,注重实业教育。第三,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依旧存在。第四,保留着科举制度的痕迹。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壬
搜狗百科--寅
搜狗百科--壬寅学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1-31 10:17
回答:
读音为:【rén yín xué zhì】
壬寅学制:
1、时间: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2、由清朝政府制定
3、内容:规定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
- 2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1-31 09:06
壬寅学制这样读
如下:(普通话拼音读法)
壬(rén)寅(yín)学(xué)制(zhì)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 3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1-31 07:30
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但壬寅学制颁布后未实施。
《钦定学堂章程》,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章程中分《 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等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及《蒙养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法定学校系统。
这个学制,将教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全学程共二十年。与高等小学堂平行的有简易实业学堂;与中学堂平行的有中等实业学堂、师范学堂;与高等学堂平行的有仕学馆、高等实业学堂、师范馆。
这个学制的特点:第一,注重国民教育。第二,注重实业教育。第三,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依旧存在。第四,保留着科举制度的痕迹,规定高等小学、中学、师范、高等学堂和大学堂毕业生,分别给以附生、贡生、举人、进士等称号,同时,对于科举出身的人,也可以分别送入高等小学、中学、高等学堂和仕学馆,名义上是沟通学校与科举,实则科举还影响着学校。
背景:晚清中兴重臣张百熙,值庚子国变后,臨危授命出任管学大臣,除倾力规復并整顿京师大学堂,卓有成效,使之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堂。同时,掌理全国学务兴革大计,主持制订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而张百熙禮聘的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赴日考察教育的内容和成果,则相当程度地反映在「壬寅学制」之中。惜因「壬寅学制」制订过于急促,及本身若干不足和局限,加上清廷内部的权力竞逐,未能付诸实行。唯张百熙的开创之功,不容抹灭,而后出转精的「癸卯学制」,即在「壬寅学制」的基础之上,发展的更完备,更严谨。最后,影响所及,终能促成科举制度之废除,全国学制渐趋规范统一,新式教育得以迅速推展,奠定民国学制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基础,实为晚清教育改革重大成就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6186.htm?fr=ala0_1又称《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1904年(光绪二十九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由清管学大臣张之洞、张百熙、荣禄拟订。包括《学务纲要》、《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附《实业补习普通学校及艺徒学堂各章程》)、《中等农、工、帝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实业学堂通则》、《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任用教员章程》、《各学堂奖励章程》、《各学堂管理通则》等。内容涉及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及学务管理等,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目标、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分小学(包括初等小学堂及高等小学堂)9年、中学5年、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及大学6-7年。规定任何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bǐ,使。)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yuè,浸渍)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为宗旨。这一学制突出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对以后学制的组织形式影响颇大。其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