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什么,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有多少?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02-06 09:27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2-06 10:06
- 1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2-06 10:17
按照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说法:中国还有1.5亿人达不到联合国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标准,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后面的因素更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也就是中国是一个人均gdp排名落后,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即使按照中国人收入1300元人民币的贫困标准线,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这都是中国的现实。
从经济发展布局看,结构性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平衡,中国在第一、二产业集中了过多的劳动力资源,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2008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15,高于法国、瑞士、美国,也高于罗马尼亚、印度和马来西亚等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看,中国公共福利事业仍有待发展和完善,公共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保障任务艰巨,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达886万人,超过澳大利亚人口的1/3;
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出口中消耗资源和人力的货物贸易比重大,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贸易比重小。据世界银行统计,2003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美国分别为2%、23%和75%,日本分别为1%、31%和68%,德国分别为1%、30%和69%。由于农业所占比重已经很少,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内主要从事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服务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单位产值能耗仅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的50%左右,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和技术。
数据或许很抽象,但是如果你离开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到中国西部、中国的农村去看一看;如果,你再到美国或者日本的农村去比较一下,一定可以发现其差距所在。在2005年,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指出,2002年中国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在世界108个国家中排在第69位。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02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相当于1858年的英国、1892年的美国、1957年的日本和1976年的韩国经济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