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我国的第一部话剧剧本是哪个剧本?

答案:4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6-07 15:05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6-06 19:08
我国的第一部话剧剧本是哪个剧本?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6-06 19:28
黑奴吁天录》。《黑奴吁天录》是由曾孝谷根据美国作家斯陀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于1907年改编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6-06 21:25
《黑奴吁天录。
  • 2楼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6-06 20:46
实验话剧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称谓,它是相对于传统话剧而言的,指的是戏剧结构和表现方法区别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的话剧,具体地说,在中国,先锋派戏剧,布莱希特的叙事剧,荒诞派戏剧被视为实验戏剧,这些颇具另类色彩的戏剧流派因其激进的姿态也被统称作先锋派戏剧.实验戏剧因为大胆的采用颠覆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法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同时它也注重保留传统戏剧中一些积极的成分,诸如关注现实,批判现实,试图解释人生的意义及价值,弘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等内容.在我国戏剧的发展史中,五六十年代也曾出现过戏剧表演中体验派与表现派的争论,后因为全面接受原苏联的戏剧实践经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理论占据了主流地位,对于表现派的探索因此而中断. 实验话剧的概念大约诞生于八十年代,有人认为林兆华先生执导的高行健的<站台>是中国的第一部实验话剧,其实,黄佐临先生早于60年代就开始在国内介绍布莱希特的戏剧及理论.新疆话剧团于八十年代末也曾排演过一部名叫<世纪夜>的话剧,但也只是在小圈子里有一些影响,至今,疆内尚无一部具有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实验话剧.实验话剧曾一度兴起,但因为探索过程中经验不足,创作和表现手法上过于前卫或者过于迷信西方的经验,使得实验戏剧逐渐脱离了广大观众的欣赏习惯,加上精神文化生活的日趋丰富,尤其是电影电视剧的繁荣,造成大批观众离开了剧场.如今仍有一部分话剧人坚守舞台,他们在规模较小的剧场中向一部分仍然喜爱话剧,有思想,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中青年观众奉献实验话剧.因此,在北京和上海等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实验话剧又因其规模而被形象的称作小剧场话剧. 小剧场实验话剧是当代中国最前卫,最具人文主义情怀的行为艺术,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娱乐效果,是内地非常受推崇的文化现象,在京沪等经济发达地区是被认可的文化与时尚的标志,同时也是被中青年广为接受的高层次文化消费,现已形成较稳定的观众群,并已被纳入主流文化之中.在新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交流的频繁,小剧场话剧必将被疆内更广泛的人群了解与喜爱,尤其是充满理想与热情的青年,必将对这种积极向上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现在的实验话剧更多的具备了流行文化的某些特征,虽然仍有别于主流,但更多的是与市场接轨的痕迹,也要关心观众的需求,不再一味的只追求个人情调和所谓艺术的深刻,而是和生活更多的接触,反映普通的小人物的内心,这使得实验话剧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林兆华,李六乙,孟京辉等老中青实验话剧导演通过不懈的努力,为实验话剧开拓了市场,培养了一批固定的,高素质的观众,尤其是孟京辉的作品,通过商业的运作,已经实现了良好的效益.<坏话一条街>,<思凡>,<爱情蚂蚁>,<我爱XXX>,<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等剧曾风靡一时,<恋爱的犀牛>更是创下了连演四十场,场场爆满的记录,实验话剧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主提到的血腥场面,那是一些无知的鬼迷心窍人的所做所为,根本就借用实验话剧这一美丽的名称来作秀,来胡作非为.
  • 3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6-06 19:59

 20世纪初,与中国比邻的日本,在经过明治维新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吸引了一批有志的中国青年。这一时期,很多赴日留学生开始对日本风靡一时的“壮士剧”称(新派剧)产生了兴趣。在这种背景下,由李叔同主持,以曾孝谷、唐肯、孙乾三、李岸(息霜)等人为骨干,组成了中国最早的话剧艺术组织 “春柳社”,学习新派剧,并成功上演了《茶花女》。

  此后春柳社又萌发了上演完整的大型话剧的念头,并将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成话剧《黑奴吁天录》。在日本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藤泽浅二郎的指导帮助下,经过三个月的排练,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二十一日,在日本东京的本乡剧场公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