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怎么理解?
- 提问者网友:两耳就是菩提
- 2021-04-30 06:57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逐風
- 2021-04-30 07:18
第一,具有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所谓人才,决不是全才,只能是某一方面的人才。知识是成为人才的基础。作为某一方面人才,首先应具备那一方面专业的基础知识。或者通过专业学校的专门学习和训练;或者在实践中的探索学习和钻研。如果仅有书本知识缺乏实践经验的,或者仅有实践经验缺乏系统性的基础知识,都不可能成长为人才。
第二,具有健康的道德素质。道德和知识组成了人生的坐标系,道德素质好比横坐标,知识水平好比纵坐标,人生的起点就好比0点,如果道德素质呈负数,就越有知识越反动,对社会的破坏性就越大。被社会承认的人才,必须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贡献的人。所以没有健康道德素质的人,无论有多少知识,都不是人才。
第三,具有适用的工作岗位。任何人都只有在适用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离开了适用的工作岗位,任何人都很难成为人才。现代大学的专业和学科分的更加细致,使得现代大学毕业生尤其是研究生们很难找到适用的工作岗位,也因此使其成为人才的难度就更大了。但是,由于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所以,如果工作岗位暂时是不适用的,也可以从头再来。许多人才都不是在自己最先学习的专业领域成才的。强调适用的工作岗位,不仅是要求用人者从用人所长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要求被使用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既得的工作岗位。这是成为人才的不可逾越的一步。
第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对一般工作人员的起码要求。对人才的责任感要求应该更高。许多人自恃为人才,不注重对自己的责任感要求,大事做不好,小事又不做,恰恰是由于这一点使人瞧不起,虽然饱读诗书,却一辈子找不到适用的工作岗位,知识得不到应用,作用得不到发挥,只有怨天尤人到白发。有些人在被组织信任和重用的时候有责任感,在不被信任和重用的时候就没有了责任感;在大事上有责任感,在小事上就没有了责任感。这是完全不应该的。因为高度的责任感,应该是一个人的本质表现,不需要任何客观条件和外力的作用,就应该自觉积极主动地表现出来。如果没有了高度的责任感,是任何事情都难以做成功的。又如何能成长为人才?
第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大凡人才都是有所作为的,没有事业心又怎麽可能有所作为?人的生命是宝贵而短暂的,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系统的知识,要争取到适用的工作岗位,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是绝对不可能成长为人才。只有具备了强烈的事业心的人,才可能有只争朝夕、坚忍不拔、不折不挠、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才可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总之,无论什么行业、什么职业、什么岗位出类拔萃就是人才。
- 1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4-30 08:35
- 2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4-30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