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歌两大流派,大历诗风是什么?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8-15 10:01
- 提问者网友:杀手的诗
- 2021-08-15 01:00
盛唐诗歌两大流派,大历诗风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8-15 01:15
大历诗风(代宗大历年间——德宗贞元初766--790) 一、中唐诗歌概况(766——835) 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韩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佑。这一诗歌高潮的出现,与“元和中兴”的历史背景有关。
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参见施子愉的统计表)
2、追求新变。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借用,实际白是专指唱和长律而言)。
3、多元化。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
中唐诗歌创作又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中唐前期(766—790)代宗、德宗贞元初。主要为大历诗坛。
2、中唐后期(791—836)德宗贞元、顺宗永贞、宪宗元和、穆宗长庆、敬宗宝历、文宗大和年间。
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风格迥异的诗歌流派,即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前者奇崛险怪,后者通俗平易。
二、大历诗坛概况
(一) 士人心态: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他们都是有相当成就的名家。他们的生平比较特殊,都是跨越在盛唐和中唐之间的:元结,719—772:顾况,727—820(?);刘长卿,714—790;韦应物,737—792(?)。他们在繁盛的盛唐度过青春时光,又都目睹了安史之乱及乱后的破败萧条。具有共同的心态:
1、在盛唐已养成的入世热情、救世济民的思想,使他们仍关注着社会现实,试图恢复元气,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反映在他们的诗中中,有着豪气与激情。
2、痛苦的现实和士大夫独善其身的观念、软弱的性格,又使他们在痛苦之余转向了自身,希望在纷乱的现实中寻找一片宁静的绿地,在失望中寻找心理的平衡。这个时代特别 提倡一种清净、高雅、淡泊的生活情趣与远离尘世、洁身自好、颐养天年的生活态度。
安史之乱八年,催垮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疲倦、衰顿、苍老、冷淡的内心代替了盛唐士人狂放、慷慨、豪迈、昂扬进取的精神。
(二)总体诗风。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表现:
(1)内容上:诗人以冷漠的眼光来抒写人生、社会,描写视野从广阔的社会转向个人周围的生活和内心。
(2)诗体上:工五言。刘长卿号“五言长城”。有句无篇。
(3)语言上:省净、精炼、流丽。
(4)各类诗的特点:
反映现实的诗,多冷漠,缺乏经世济民的激情、建功立业的精神。山水诗,多静态描述,缺乏灵动与飞扬之气。
边塞诗,多了些哀怨低沉,少了些慷慨与悲壮。
有不少人认为,这一时期处于盛唐和中唐中期两个诗歌高潮之间的低谷。胡应麟:“气骨顿衰”(《诗薮》)实则,“低谷”一词不太准确、其评价偏低,这是一个有一定成就的“过渡”阶段——盛唐到元和的过渡。
参考资料:......余下全文>>
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参见施子愉的统计表)
2、追求新变。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借用,实际白是专指唱和长律而言)。
3、多元化。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
中唐诗歌创作又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中唐前期(766—790)代宗、德宗贞元初。主要为大历诗坛。
2、中唐后期(791—836)德宗贞元、顺宗永贞、宪宗元和、穆宗长庆、敬宗宝历、文宗大和年间。
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风格迥异的诗歌流派,即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前者奇崛险怪,后者通俗平易。
二、大历诗坛概况
(一) 士人心态: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他们都是有相当成就的名家。他们的生平比较特殊,都是跨越在盛唐和中唐之间的:元结,719—772:顾况,727—820(?);刘长卿,714—790;韦应物,737—792(?)。他们在繁盛的盛唐度过青春时光,又都目睹了安史之乱及乱后的破败萧条。具有共同的心态:
1、在盛唐已养成的入世热情、救世济民的思想,使他们仍关注着社会现实,试图恢复元气,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反映在他们的诗中中,有着豪气与激情。
2、痛苦的现实和士大夫独善其身的观念、软弱的性格,又使他们在痛苦之余转向了自身,希望在纷乱的现实中寻找一片宁静的绿地,在失望中寻找心理的平衡。这个时代特别 提倡一种清净、高雅、淡泊的生活情趣与远离尘世、洁身自好、颐养天年的生活态度。
安史之乱八年,催垮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疲倦、衰顿、苍老、冷淡的内心代替了盛唐士人狂放、慷慨、豪迈、昂扬进取的精神。
(二)总体诗风。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表现:
(1)内容上:诗人以冷漠的眼光来抒写人生、社会,描写视野从广阔的社会转向个人周围的生活和内心。
(2)诗体上:工五言。刘长卿号“五言长城”。有句无篇。
(3)语言上:省净、精炼、流丽。
(4)各类诗的特点:
反映现实的诗,多冷漠,缺乏经世济民的激情、建功立业的精神。山水诗,多静态描述,缺乏灵动与飞扬之气。
边塞诗,多了些哀怨低沉,少了些慷慨与悲壮。
有不少人认为,这一时期处于盛唐和中唐中期两个诗歌高潮之间的低谷。胡应麟:“气骨顿衰”(《诗薮》)实则,“低谷”一词不太准确、其评价偏低,这是一个有一定成就的“过渡”阶段——盛唐到元和的过渡。
参考资料:......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