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怎样克服内向更好与人相处呢?

答案:6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3 05:06
  • 提问者网友:动次大次蹦擦擦
  • 2021-05-02 06:56
怎样克服内向更好与人相处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5-02 08:10
走出性格内向的天地

性格在心理学上是指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是人格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内向是一种用于区分人格类型的简单方法。最早由荣格所提出,他认为这是一种可能导致以自我为中心定向以及围绕个人内在世界的主观知觉与认识占优势的人格类型。现在一般认为,内向人的兴趣与注意指向自身及其主观世界;除了亲密朋友之外,不易与他人随便接触,对一般人显得冷漠;待人含蓄、沉思、严肃、敏感;缺乏自信与行动的勇气;喜好幻想;情绪活动比较稳定;喜欢有秩序的生活。
  1.性格内向者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有一位性格内向的人说:"我并不是厌世,但我确实不知道生存世上的意义。我对人对事都没有特殊的爱恋,我希望可以躲起来不必面对这个世界。我每天早上都赖在床上不肯起来,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太难应付了,每天由办公室回到家里的时候,我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放假的日子,我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一定要留在家里,无论如何也不肯出去。我最怕的是人,我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所以为了逃避与别人比较高低,我在尽可能范围之内都避免与别人接触。我很怕向别人提出问题,我怕被人骂我笨,所以工作上及生活上有许多事我都一知半解,得过且过就算了。可是我又怕别人识穿我的无知,因此我加倍谨慎,避免与人接触。虽然我躲在自己的'一人世界'里觉得很安全,但同时我也觉得孤独。我向往能多几个好朋友,我希望自己不要这么怕与人接触,我希望可以仔细地去了解自己工作及生活的环境,我希望可以真正地享受人生。"
  2.内向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1)由于自我意识敏感而产生对人的"紧张症"、"恐怖症"如有的中学生与异性接触时,过分强烈地意识到对方是异性,造成情绪紧张过度,陷入尴尬局面。
  (2)家庭背景这往往是造成内向性格的主要因素。患者的父母常属于较为冷漠的人,他们深信如果要使孩子有高度的服从性,身为父母必须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一位患者说:"小时候,爸妈从来不鼓励我有好奇心,他们对我的问题不是嗤之以鼻,就是叫我少管闲事,做好份内的事。"家长不鼓励子女去结交朋友,或参加任何课余活动,他们认为这类活动会使儿女"分心",对正常的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踏入社会之前,青少年的生活圈子只限于学校及家里。在缺乏与人沟通的环境里成长的儿童,对于一般社交技巧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他在刚踏入社会做事时,无意之中得罪了一些人,而这些人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反感,使他从此不敢再尝试与别人沟通,同时完全退缩入自己的个人世界。
  (3)与经历有关性格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在人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的生活环境,具体地讲,就是人的家庭、学校、工作等,人与环境关系发展的过程便是经历,经历也是性格形成的条件。
  3.怎样正确对待与改变过于内向的性格?
  (1)应当认识到: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各有优缺点。研究表明,内倾与外倾型在学习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内倾型的最主要优点是遇事沉着、善于思考,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条件;但内倾型的人思想较狭隘,容易产生自卑感,爱抠小事,忽视大局,这也会影响学习。外倾型的最大长处是性格爽朗、倔强,遇事不怯场,反应;较快,学得也较快;但外倾型的人往往从兴趣、情感出发,缺乏计划性和坚持性,影响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2)对于怕"人"的内向性格患者,首先要引导他们对周围环境里的事物产生兴趣。具体方法是:患者每天下班之后,不要马上回家,而要到一个热闹的场所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将他所观察到的一切记录下来。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想将患者从他的个人世界里拖出来,让他投入一些以前不敢置身的环境,并对这些环境作出详细的观察。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患者对一切接触过而向来没有留意过的事物逐渐产生兴趣,想逗留在外的愿望也就加强,逗留的时间也自然地增加了很多。
  (3)第二步要主动地与他人接触。在正式开始前,我们要教患者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
  (4)研究表明,中学生性格的内倾与外倾类型是逐步定型的,一般高中之后已趋于稳定状态。也就是说,性格的内倾与外倾类型及其表现,在高中阶段已经成熟。教师和家长的责任,一是抓紧中学生内倾与外倾型成熟或稳定前的性格的塑造;二是要根据内倾与外倾类型的测定,判断各类不同性格类型的中学生,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的行动,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他们更好地成长。
  (5)我们要认识到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兼有内倾和外倾的特征。了解一个人性格的内倾与外倾的特点,对于他的性格培养及其使用,发挥其长处,克服其不足都有一定的意义。
  许多性格极端内向的人都生活在孤寂之中,他们渴望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子,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一些,可惜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交技巧去达到这个目的。所以,假如你遇到一个这样的人,你可尝试用以上方法去帮助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5-02 11:17

可以先从你身边的朋友做起

一般熟人说话就没那么拘谨 试着找点话和他们聊聊 久了 当你觉得和你朋友可以随便聊天了 就可以找你朋友的朋友聊聊 慢慢来

  • 2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5-02 10:36

谈到性格有人说它与遗传因素有关系,其实极端内向和极端外向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是综合性的,或者偏内向些,或者偏外向些。我们可以培养人们尤其是儿童良好的行为,以此帮助他们改变性格上的弱点,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性格。 性格定型后也非一成不变,小孩时先天的个性、素质只是奠定了基础,以后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和以后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后来的工作环境,需要他与人交往,需要参加许多集体活动,甚至残酷的斗争,这样的环境就会使他变得坚强、豁达、开朗。相反,一个很开朗的人,很爱笑的人,到了一个严密封锁的环境中,不许他和别人相处,最后,他也可能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所以环境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同样也影响着性格的形成。生活、环境、时间都是改变性格的最好的雕塑师。 每个人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自己要不断反省,不断完善,有追求良好性格目标的努力。因为性格可以锻炼,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有所长也有所短,只要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短处,你就可能拥有成功的人生。

内向型的人也不必气馁,因为性格可以锻炼,不妨从打招呼开始,见面点点头,问个好,日久天长以后人们也会觉得某某变了,这样,也可能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信心和能力。

  • 3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5-02 09:55

大胆一点。

当你退却的时候鼓励自己。 勉励自己

  • 4楼网友:猎心人
  • 2021-05-02 09:36
1.接受并为你拥有的内向性格感到欣慰,从自己的性格中获取能量。外向者喜欢从执行中学习,而内向者喜欢从思考中学习;外向者喜欢通过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内向者希望经过静思达到创新的目的;外向者善于组织人和事,而内向者善于组织思想;外向者善于表达,而内向者善于感悟。 2.给自己设定一些“较外向但又不带来太大压力”的目标,例如,要求自己开会时发言,或一个月主动交一个朋友等等。这些计划最好有“可衡量的目标”,以督促自己执行。内向的人有时会怕丢面子所以放不开,或者有太重的防备心理,这就需要多练习,每天做一件想做但是又有一点“社交恐惧”的事情。 3.以诚待人。人的感情都是具有反射性的。你若希望别人对你和善,你首先要对别人和善;你若想别人对你付出真心,你首先要对他人付出真心。如果你能待人更真诚一点、主动一点、热心一点,随时随地以诚待人、将心比心,你就更容易被人接受和信任。你最终的目标是要更好地与人相处,但这并不代表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性格。 4.利用你擅长的兴趣、嗜好去认识有共同兴趣的朋友,打开话题。或者,针对一些你想认识的人,找一些共同的话题。与人交流时,专注地听对方讲话,让对方知道你在听;在适当时间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过,注意朋友是终身的支柱,宁缺毋滥,千万不要交一些所谓的“酒肉朋友”,或与那些不是真心和你交往的人做朋友。 5.练习和陌生人搭话的能力。主动找人讲话时,不要那么在乎“面子”。如果一个人不理睬你,那就继续找下一个朋友,你不会有任何的损失。 6.参加一些社团,经过社团活动认识别人。在你所属的团体内去找朋友,如找同班同学一起念书、复习,向他们诚恳的求助,找一些共同进餐的朋友,有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一旦我们愿意开口,身边愿意伸出帮助之手的人远远超过我们想象。 7.主动、开朗一点。要想结识有趣的人,必须先成为有趣的人;想成为有趣的人,就要主动和别人谈有趣的事,不要老是等著别人讲话。总是喜欢和人分享有趣事物的人,他的身旁必定有许多愿意倾听的朋友。不必刻意去“搞好人际关系”,能尊重他人,使人心情轻松,自然会受人欢迎。 8.要让自己更平易近人,学会微笑很重要。在所有的沟通方式中,“笑”的感染力是最大的。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笑”的力量超过了所有其他感情,人们总会反射式地以微笑来回报你的微笑。 9.主动向别人释放善意,对帮助过你的人致谢,告诉对方他们在什么地方帮了你的忙。或许这样主动向外求助,然后以感谢回馈的方式可以开启一个交友的良性循环。 10.与人交流时,多听少说,倾听时要专注于对方所说的每一句话,让对方知道你在认真倾听,并且表现出你的确在乎对方的想法,在适当的时候坦诚地表达你的意见,渐渐地你就会发现很多人都会非常喜欢与你交往。
  • 5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5-02 09:23

♡需要同时付出才会有意义♡

♡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关心♡相互尊敬♡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相互照顾♡相互爱戴♡

♡真诚的祝福迩,身体健康,开心甜蜜 永远幸福♡ 

♡真心的祝福迩 和你爱的那个她他,有个美好幸福的未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