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18:25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01-26 00:3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1-26 01:52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根据《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二十六条第三项之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本条中的“客观情况”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
实践中应从立法初衷理解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其所参照的是民法上的情势变更原则,并结合劳动合同法的特点,从平衡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出发点考虑,对“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裁量应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客观存在的,是实质上的变化,而非形式上的变化;第二,是订立合同时当事人不可预见的;第三,它的出现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及当事人对于变化的出现在主观上没有过错,如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或者废止,或者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发生转产等;第四,该等客观情况变化已导致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无法履行,即如果继续强行按原合同履行,将会显失公平,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1-26 03:05
比如,破产,自然灾害,生意经营不下去了,这些问题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