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羁旅诗有哪些常见手法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15:09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02-05 17:58
请举例回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逃夭
  • 2021-02-05 19:35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羁旅诗倍受命题人的青睐。综观近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2004年甲卷张籍《秋思》和丙卷晏几道的《鹧鸪天》,2005年乙卷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都是羁旅诗,所以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这类诗歌。【经典链接】(2005年全国卷乙)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考点透析:①题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这样一副画面:在冬至夜里,白居易孤苦零丁,抱着膝头,瑟瑟发抖,只有影子相伴。作者的心情可想而知。②题的第一问,实际上是考查表达技巧的,作者从对面落笔,想象家人夜深围坐,谈论着远方的行人,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第二问是考查对语言的把握,这又隐性地考查了考生对作家流派和写作风格的了解。白居易的诗,平白如话,相传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参考答案:①“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②第一问: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作者从对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第二问: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晓畅易懂。【技法点睛】鉴赏羁旅诗应从以下几点切入:1.把握情感类别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等。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2.挖掘关键字词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是鉴赏的切入点。2004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2005年全国卷乙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和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都写于特殊的日子。3.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①“望月怀远”,如2001年春季上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②“鸿雁传书”,如2003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闻雁》和赵嘏的《寒塘》;③“折柳送别”,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④“杜鹃啼血”,如2004年全国卷丙卷晏几道的《鹧鸪天》等。4.注意两种手法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用春光融洽反衬客居思归的情感。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提升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说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②诗评家认为此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作简要分析。③《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字好,还是“在”字好?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晚秋 赵嘏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①首联中“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②试分析颔联这两句诗的妙处。③颈联“紫菊”、“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④尾联抒写了什么胸怀?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南乡子唐·李王旬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①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②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③“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参考答案1.①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心境颇为凄凉。②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饱含言外之意:“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③“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答“在”字好,言之成理也能得分)2.①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为全诗定下了基调。② “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耳闻目见动静结合,独具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饶有情韵的烘托,选景典型,韵味清远。 ③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移情于物,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起归隐之心。 ④尾联抒写胸怀,表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 3.①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或离恨)。②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③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