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监史问兼纪录片中的名句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04:46
  • 提问者网友:斑駁影
  • 2021-01-26 08:45
监史问兼纪录片中的名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1-26 09:16
现在,我们买东西有使用说明,参赛有赛事须知。古代官员初次上任,也喜欢买些“官箴”之类的必读书籍,它类似于“当官须知”,原是规劝为官者的一些原则与规范,后来逐渐演化为带有自我约束功能的修身准则。《鉴史问廉》有哪些值得当下官员学习的 “官箴”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

【典出】(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评论】这首诗没有几个不熟悉的,它也往往让人们记起文天祥的抗元事迹,想起他被俘后的宁死不屈。但很多人不了解,在他起落的仕途中,敢于直谏挑战权贵,在江西高安任职时建立“便民库”,供民众借贷和救济;在赣州任父母官时对人民少用刑罚多用义理。忠心已可鉴,爱民尤可道。今之为政者,是要留“丹心”还是“黑心”,大可思量一番,毕竟,“汗青”上有英雄谱,也有贪官录。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鉴史问廉》第三集《清浊之辩》

【典出】孔子《论语·里仁篇》
【释义】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评论】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多次出现,并且出现时都是完全对立的。孔夫子的高明之处,在于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由原来的社会地位标准,“进化”到道德的标准。君子于事必辩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因此从教育而言,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中国人历来喜“君子”而厌“小人”,这道理或都明白,做“君子”还是“做小人”,要看自己修行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鉴史问廉》第三集《清浊之辩》

【典出】诸葛亮 《出师表》
【释义】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就是先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就是后汉颓废的原因。
【评论】这虽然是诸葛亮告诫刘禅的,但对于当下而言,也不无警示意义。在用人问题上不仅关系到王朝的兴亡,即便小到一个郡县,“贤臣”与“小人”也关系到一地的民生与政治的清明。现在有不少领导慨叹听不到真话,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对于慨叹听不到真话的领导,有没有扪心自问,你想听真话,有没有营造一个“亲贤臣,远小人”的环境?

“忠以事上,正以处事,廉以律身,勤以率百僚,这是最好的为政之道。”
——《鉴史问廉》第三集《清浊之辩》

【典出】(元)张养浩《为政之道》
【原文】为官之道,与其机关算尽,不如忠正廉勤。忠以事上,正以处事,廉以律身,勤以率百僚。
【释义】做官的道理在于,与其费尽心机,不如忠心、公正、廉洁和勤勉。用忠心对待上级,用公正来处理事务,用廉洁来要求自己,用勤勉来给百官做示范。

【评论】张养浩左手文学,右手政治,都玩得相当出色。一曲《山坡羊·潼关怀古》,闪耀文学的天空;一部《为政忠告》,警示百代官吏。做过地方官,做过监察官员,做过中央官员,勤勉做事,宽厚待人,“以道德政事名于天下”,深受百姓爱戴。其《为政忠告》问世不久,便成为官员立身行政之“官箴”。清康熙皇帝曾诰谕群臣:“为官之人,非熟读《为政忠告》,不能体会到‘忠、正、勤、廉’四字”。该书传入日本后,成为江户时代幕府政要的必读书籍,并作为汉学经典流传至今。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曾说,《为政忠告》对其政治生涯有着深远影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1-26 09:25
你说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