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帮帮忙
- 提问者网友:浩歌待明月
- 2021-04-23 02:54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4-23 04:28
想起他们老师说的一句话,有的同学学习有实力,就是不能总是发挥好。想儿子这般常常因为马虎而丢分的同学,特别是男生想来不在少数。长久以来,家长们就教育孩子要努力克服马虎的毛病,可是效果却总是一般。有的时候孩子会发挥很好,有的时候却马虎得不得了。特别是考试的时候,每次考完,都觉得挺好,可试卷发下来,往往都不是那么回事,不是这儿漏了一个数儿,就是那儿少算了一道题。那么孩子学习马虎到底是什么原因,又该如何解决?
孩子学习马虎的几种表现及原因
孩子学习和考试上的马虎,不外乎三种表现形式。
其一,日常听讲、作业马马虎虎,漏洞百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和家长从小进行的培养有关。如孩子长期在嘈杂的环境里学习,或者边看电视或听音乐,边做作业。或者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都有可能养成儿童粗心马虎的毛病。
其二,平常学习极少马虎,到了考试就马虎;这往往都是孩子对考试的一种紧张心理的反应。特别是小考小马虎或不马虎,一到大考就马虎。这和家长、老师对孩子成绩的过分期望有关,也和孩子对自己的过分期望造成的紧张有关。还有的时候是考试时间紧张,使得孩子看到会做的题就快作,造成马虎丢分,而稍难一点的题由于着急也容易出错。
其三,大考不马虎,小考总出错。这样的孩子往往都是因为对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心理过度的放松。在大考的时候,精神集中,往往能考出好成绩。而在日常小考,就不认真对待,造成这样那样的疏漏。
有效解决马虎的几点想法
马虎都是学生,特别是男学生在小学初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只不过反映的程度不同。只要孩子和家长、老师对此引起重视,。细心观察,找出马虎的表象和原因,对症下药,是会在短期内有效解决的。
第一,不要让孩子认为自己马虎。要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孩子是很在乎家长和老师对他的看法的。马虎的孩子最怕别人这么看他,家长和老师总说他马虎,久而久之,会给孩子产生一种认同心理,从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是个马虎的孩子。进而认为马虎是个可怕的毛病,自己无法克服,由此产生一种担忧,这样只会变得越来越马虎。
第二,让孩子培养起责任心。初中生处在心理上快速成长的时期。这出后的孩子往往不愿意家长在把自己当作小孩看待,而希望自己像个成人一样。家长要利用孩子的这种仿成人化心理,有效地培养孩子做事情的责任心。如让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甚至是成人的任务,特别适合孩子自身有关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协助孩子检查完成情况,避免敷衍了事。
第三、帮助孩子制订一份计划,养成整齐有序的习惯。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日常作息、学习、活动计划,并让孩子自己监督自己的行为。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要坚持做到专心致志。不能写作业时总想着写完后的活动,想着有什么好电视或者好吃的食品。
第四、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家长作为楷模,要在家庭中保持整洁的环境,做事注意规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也努力养成物品排放整齐,做事快速准确的特点。这些日常的锻炼对会有助于孩子提高在学习上的注意力。
第五,培养孩子对考试的重视。要争取把平常的作业都当成对自己的小考,每天检查作业的准确率。要对大小考一视同仁,既不能大考紧张,也不能小考对付,只有平常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考试时才能有平常心,才能减少或杜绝不必要的考试心理造成的马虎。
第六、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要在平常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增加会题的熟练性和准确性。对初中的题尤其要避免连续几步心算或者跳步,或者在草纸上作晚再抄,都已出现不必要的错误。要在平时要养成一次做对的习惯。考试时更不能想着“先赶快做完再多检查几次”,因为大的考试往往可能没有检查的时间。
综上所述,马虎其实不可怕,怕的是家长和孩子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同时,要切忌用远大理想和经济利益来说教孩子的马虎心理,因为,过于空洞的说教,孩子因为自身经历关系,常常半信半疑。另外。不要怕孩子因为马虎受到挫折,只有当孩子因为马虎受到了惩罚,他才会在心理认识到马虎的重要性。挫折来得越早越好。这要比到了中考,习惯养成了,受到的挫折小得多,也有价值得多。
马虎是孩子成长过程的的一种自然心理反应,外向型的孩子可能反应更大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有目的的锻炼,都会逐渐改过来的。实际上,小时候有点马虎的孩子,往往创造力和观察力更强一些,反应也更迅速一些。这样的孩子一旦克服了马虎,会比从小不马虎、循规守矩小心谨慎的孩子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