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为何不被年轻人接受?
答案:5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7 07:36
- 提问者网友:爱唱彩虹
- 2021-11-26 14:33
中国传统戏曲为何不被年轻人接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佘樂
- 2021-11-26 16:06
第一,适合年轻观众的新剧目太少了。
时代在前进,戏曲观众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戏曲的观众将是现在的年轻人。但是,一直以来,经常上演的还是像《王宝钏》、《四贤册》、《打金枝》、《孙安动本》等的传统戏或者所谓的新编历史剧。我不能说这些剧目没有它的价值,但至少在当今这个时刻变化的时代,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已经微乎其微了,或者说,他们已经不再适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出的大型现代眉户戏《迟开的玫瑰》为何能连演百余场?为何能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因为它离我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很近!西安易俗社排演的秦腔现代戏《郭秀明》为何能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成功演出120余场?为何能得到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因为它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的艺术体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年轻人所青睐的是贴近社会生活、适合自己口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好戏。然而,这样的好戏又有几何?
第二,唱腔陈旧,节奏缓慢。
一句话能咿咿呀呀几分钟的唱腔,陈旧的唱词,现代快节奏追求新潮的年轻人怎能接受?单一的“梆子加板胡”的伴奏音乐,听惯流行音乐的年轻人又怎能喜欢?还以《迟开的玫瑰》为例,让人听起来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唱腔已不在是咿咿呀呀的老腔,而是人物情感的倾诉;伴奏也已不再是单一的梆子加板胡的老调,似乎有一种交响乐的味道。您能不喜欢吗?京剧的交响乐伴奏演唱会、秦腔的电子乐伴奏,都是很好的尝试!
第三,高度程式化的表演。
程式化尤以京剧最为明显。谢艳春老师曾经说过:“戏曲的板式化、程式化是它走向成熟、走向高峰的标志,同时也是走向衰亡的标志。”高度的程式化,影响了演员在舞台上的发挥性表演,似乎是在“做”戏,而不是演人物,给年轻人的感觉就是“假”。过于呆板、毫无生机的表演程式又怎能吸引当代的年轻观众?
第四,视觉效果差。
中国戏曲的简单的“两椅一桌”的场景是不受看惯了现代歌舞的年轻人的欢迎的。能否把现代舞台艺术的一些因素运用到戏曲艺术中?答案是肯定的。素有“豫剧金小生”之称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希玲曾在豫剧《活捉三郎》一场中首次将现代迪斯科融入到了戏曲表演中,加之梦幻般的激光灯效果,在年轻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像黄梅戏《西施浣纱》中的荷花,秦腔《易宝情缘》中的雪山,不再是一张张死板的背景画,而是演员演出来的风景,再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而且得到了现代观众的极大赞赏。
年轻人不爱看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听不懂。现在虽有字幕,但看字幕势必要影响观众去看演员的表演。能否在保持各剧种地方特色的基础上用普通话演唱呢?黄梅戏不就是吗?谁又能说它没有安徽的地方特色呢?
时代在前进,戏曲观众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戏曲的观众将是现在的年轻人。但是,一直以来,经常上演的还是像《王宝钏》、《四贤册》、《打金枝》、《孙安动本》等的传统戏或者所谓的新编历史剧。我不能说这些剧目没有它的价值,但至少在当今这个时刻变化的时代,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已经微乎其微了,或者说,他们已经不再适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出的大型现代眉户戏《迟开的玫瑰》为何能连演百余场?为何能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因为它离我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很近!西安易俗社排演的秦腔现代戏《郭秀明》为何能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成功演出120余场?为何能得到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因为它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的艺术体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年轻人所青睐的是贴近社会生活、适合自己口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好戏。然而,这样的好戏又有几何?
第二,唱腔陈旧,节奏缓慢。
一句话能咿咿呀呀几分钟的唱腔,陈旧的唱词,现代快节奏追求新潮的年轻人怎能接受?单一的“梆子加板胡”的伴奏音乐,听惯流行音乐的年轻人又怎能喜欢?还以《迟开的玫瑰》为例,让人听起来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唱腔已不在是咿咿呀呀的老腔,而是人物情感的倾诉;伴奏也已不再是单一的梆子加板胡的老调,似乎有一种交响乐的味道。您能不喜欢吗?京剧的交响乐伴奏演唱会、秦腔的电子乐伴奏,都是很好的尝试!
第三,高度程式化的表演。
程式化尤以京剧最为明显。谢艳春老师曾经说过:“戏曲的板式化、程式化是它走向成熟、走向高峰的标志,同时也是走向衰亡的标志。”高度的程式化,影响了演员在舞台上的发挥性表演,似乎是在“做”戏,而不是演人物,给年轻人的感觉就是“假”。过于呆板、毫无生机的表演程式又怎能吸引当代的年轻观众?
第四,视觉效果差。
中国戏曲的简单的“两椅一桌”的场景是不受看惯了现代歌舞的年轻人的欢迎的。能否把现代舞台艺术的一些因素运用到戏曲艺术中?答案是肯定的。素有“豫剧金小生”之称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希玲曾在豫剧《活捉三郎》一场中首次将现代迪斯科融入到了戏曲表演中,加之梦幻般的激光灯效果,在年轻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像黄梅戏《西施浣纱》中的荷花,秦腔《易宝情缘》中的雪山,不再是一张张死板的背景画,而是演员演出来的风景,再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而且得到了现代观众的极大赞赏。
年轻人不爱看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听不懂。现在虽有字幕,但看字幕势必要影响观众去看演员的表演。能否在保持各剧种地方特色的基础上用普通话演唱呢?黄梅戏不就是吗?谁又能说它没有安徽的地方特色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撞了怀
- 2021-11-26 19:56
垃圾就该到垃圾桶里
- 2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11-26 18:56
时代不同
喜欢的东西就不同
十年前的衣服你现在 还喜欢吗
喜欢的东西就不同
十年前的衣服你现在 还喜欢吗
- 3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11-26 17:07
我来说说吧,我是90后我也代表90后,我就不像他们长篇大论了。直接说吧.
最重要的一点【戏曲节奏太慢,可能有个年轻人第一次听戏感觉戏曲的调这么高这么亮很好听,可是他听不到精华的部分他就会放弃因为戏曲没有像流行歌那样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个新鲜的亮点比如转音、颤音、低音到高音,戏词都是陈述些过去的事,年轻人不喜欢,我们喜欢比较新颖的别出心裁的从来没见过的、新鲜的,比如现在的流行歌会在中间加几段戏曲进去这样会很受年轻人的喜欢。举个例子像红楼梦和漫画版的红楼梦】
重点概括【戏曲节奏慢、曲子单调、戏词不新颖、缺乏新鲜和“有趣”的地方】
就像【说唱脸谱这样的】我还是很喜欢的.
戏曲一开始就很高的调,然后一直到最后都是这一个调这样会听烦的。
最重要的一点【戏曲节奏太慢,可能有个年轻人第一次听戏感觉戏曲的调这么高这么亮很好听,可是他听不到精华的部分他就会放弃因为戏曲没有像流行歌那样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个新鲜的亮点比如转音、颤音、低音到高音,戏词都是陈述些过去的事,年轻人不喜欢,我们喜欢比较新颖的别出心裁的从来没见过的、新鲜的,比如现在的流行歌会在中间加几段戏曲进去这样会很受年轻人的喜欢。举个例子像红楼梦和漫画版的红楼梦】
重点概括【戏曲节奏慢、曲子单调、戏词不新颖、缺乏新鲜和“有趣”的地方】
就像【说唱脸谱这样的】我还是很喜欢的.
戏曲一开始就很高的调,然后一直到最后都是这一个调这样会听烦的。
- 4楼网友:迟山
- 2021-11-26 16:26
怎么不喜欢,现在也有很多年轻的戏迷呀,你看现在上星光大道、非常六加一的孩子、年轻人,甚至是外国人都会唱几句中国传统戏。我今年才16岁,我就是一位戏迷。
传统戏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传统美,这种传统的美是当代那些快节奏、肤浅文化所不能比拟的,它是经过时间考验的高雅文化。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戏曲主要是因为接触的少,所以看不到它的美。
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戏不被一些年轻人所接受主要是社会的导向作用造成的,改革开方以来,我们事事求新,追求社会时尚成为了一种主流,这是因为年轻人一味从众,没有独立意识,思想上缺乏主见,追求流行的低俗。第二,媒体没有起到引导和宣传的作用,电视、报纸、杂志上到处都是流行歌曲、偶像剧、明星、八卦新闻,这种只顾自身的金钱利益,不顾影响的行为是应该被否定的。
传统戏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传统美,这种传统的美是当代那些快节奏、肤浅文化所不能比拟的,它是经过时间考验的高雅文化。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戏曲主要是因为接触的少,所以看不到它的美。
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戏不被一些年轻人所接受主要是社会的导向作用造成的,改革开方以来,我们事事求新,追求社会时尚成为了一种主流,这是因为年轻人一味从众,没有独立意识,思想上缺乏主见,追求流行的低俗。第二,媒体没有起到引导和宣传的作用,电视、报纸、杂志上到处都是流行歌曲、偶像剧、明星、八卦新闻,这种只顾自身的金钱利益,不顾影响的行为是应该被否定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