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为什么没有比丘尼传承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20:13
- 提问者网友:雪舞兮
- 2021-02-23 11:57
南传佛教为什么没有比丘尼传承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2-23 12:31
早期斯里兰卡佛教史,很少记载比丘僧团的情形,但有比丘尼僧团的存在是事实,如迦陵伽王后在尼僧伽团出家,甚至延至公元九、十世纪。然而尼僧团并不显得发达和重要,是附属于比丘僧团。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斯两国比丘尼僧团的一段珍贵历史。在我国道宣《行事钞》中,曾提到刘宋元嘉十年(公元433),有僧伽跋摩致函扬州,当时正有师子国(斯里兰卡)先后来的两批比丘尼。其先大约是元嘉六年(公元429)有余位比丘尼来到宋都建业(南京)景福寺。因不足十人无法传授戒法:其后于元嘉十年又有铁索罗(Devasara 或Tisarana)十一位比丘尼来华,为中国建立了比丘尼僧团,当时有景福寺尼慧果、净音求受比丘尼戒法。当时斯国十九位比丘尼住在一所御封的尼寺中,为了永远纪念,寺名就称“铁萨罗寺”(邓殿臣:《南传佛教史简编》,第33页。中国佛教协会,1991年出版。)。中一《》大宋僧史略卷上叙“尼得戒由”(《大正藏》第54卷,第238页b)说:“《萨婆多师资传》云:宋元嘉十一年(434)春,师子国铁索罗等十人,于建康南林寺坛上,为景福寺尼慧果、净音等二众中受或法事,十二日度三百余人。此方尼于二部受戒,慧果为始也。”从引《萨婆多师资传》看,这些来华尼众或属于有部。
斯里兰卡佛教约百年间,未发生任何重大事情。多数国王热心护持佛法,并有数位提倡禁杀放生。其中有一位叫郁陀耶一世(Udaya Ⅰ,公元792-797),曾建寺供养比丘尼。
斯那王二世(Sena Ⅱ,公元851-885)时,曾举军征讨波陀耶国,战胜后,重立一波陀耶王子为王,然后取回过去所损失的财宝。斯那王二世曾施财修建多所佛寺,铸造很多佛像、菩萨像,刻《三宝经》于金片上。这些菩萨像,已表示当时“金刚部”密宗势力的存在。
斯那王二世在位第二十年,无畏山寺派中有一群比丘称“粪扫衣部”(Pamsukulika),从无畏山寺派分裂出来成为独立一部。国王曾协助三派僧团清净和合,但此粪扫衣部不愿合作。依斯国佛教文献记载,此粪扫衣部,原是无畏山寺派,在无畏山寺派中成立部派,至此是已约二百年,主张佛教实践严谨的戒律生活。
后来斯里兰卡佛教与印度教之间,两教关系更逐渐密切。因此斯那王二世,曾放珍珠在金瓶中,金瓶上再放一粒有价值的宝石,施舍给一千个受供的婆罗门,他同时供给婆罗门黄金和衣饰,也曾参加婆罗门盛大的庆典仪式。
自古都衰落被荒废后,佛教的势力在阿耨罗陀城,再也无法振兴,无法恢复为佛教圣地,就是曾为佛教中心的青铜殿,也只住着三十二位比丘。(W.Rahula:History of uddhism in Ceylon ,第110-111页。)
公元1215年,迦陵伽国的国王摩伽(Magha)带了两万多士兵攻陷斯里兰卡。摩伽王信奉婆罗门教,所以各处佛寺佛塔遭到破坏,如金鬘塔(Suvannmalikacetiya)。因摩伽王不信佛教,斯国佛教徒净重要的佛舍利等,运去秘密藏在斯国中部的摩耶罗多(Mayar-ata)。摩伽王又将斯国人的土地,献给婆罗门教徒。
在公元8,9世纪的时候,斯里兰卡是南传上座部的重要发展地点,但随着战争以及婆罗门教的侵略而灭亡。 根据种种纪录,在公元9世纪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比库尼的记载。而早期缅甸在上座部传入的时候,因为缺乏文献记载而无法确定是否有比丘尼僧团传入,但在阿奴律国王的从新整顿缅甸信仰而倡导上座部的时候,已经看不到有任何比库尼僧团的记载(公元11世纪)。因此可以断定的是比库尼僧团在介于公元9世纪到11世纪的时候已经完全断了传承。至于原因只能说是其他信仰的侵入以及战争的因素,毕竟在动乱的时代要传承比库尼僧团并非如此容易的。
斯里兰卡佛教约百年间,未发生任何重大事情。多数国王热心护持佛法,并有数位提倡禁杀放生。其中有一位叫郁陀耶一世(Udaya Ⅰ,公元792-797),曾建寺供养比丘尼。
斯那王二世(Sena Ⅱ,公元851-885)时,曾举军征讨波陀耶国,战胜后,重立一波陀耶王子为王,然后取回过去所损失的财宝。斯那王二世曾施财修建多所佛寺,铸造很多佛像、菩萨像,刻《三宝经》于金片上。这些菩萨像,已表示当时“金刚部”密宗势力的存在。
斯那王二世在位第二十年,无畏山寺派中有一群比丘称“粪扫衣部”(Pamsukulika),从无畏山寺派分裂出来成为独立一部。国王曾协助三派僧团清净和合,但此粪扫衣部不愿合作。依斯国佛教文献记载,此粪扫衣部,原是无畏山寺派,在无畏山寺派中成立部派,至此是已约二百年,主张佛教实践严谨的戒律生活。
后来斯里兰卡佛教与印度教之间,两教关系更逐渐密切。因此斯那王二世,曾放珍珠在金瓶中,金瓶上再放一粒有价值的宝石,施舍给一千个受供的婆罗门,他同时供给婆罗门黄金和衣饰,也曾参加婆罗门盛大的庆典仪式。
自古都衰落被荒废后,佛教的势力在阿耨罗陀城,再也无法振兴,无法恢复为佛教圣地,就是曾为佛教中心的青铜殿,也只住着三十二位比丘。(W.Rahula:History of uddhism in Ceylon ,第110-111页。)
公元1215年,迦陵伽国的国王摩伽(Magha)带了两万多士兵攻陷斯里兰卡。摩伽王信奉婆罗门教,所以各处佛寺佛塔遭到破坏,如金鬘塔(Suvannmalikacetiya)。因摩伽王不信佛教,斯国佛教徒净重要的佛舍利等,运去秘密藏在斯国中部的摩耶罗多(Mayar-ata)。摩伽王又将斯国人的土地,献给婆罗门教徒。
在公元8,9世纪的时候,斯里兰卡是南传上座部的重要发展地点,但随着战争以及婆罗门教的侵略而灭亡。 根据种种纪录,在公元9世纪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比库尼的记载。而早期缅甸在上座部传入的时候,因为缺乏文献记载而无法确定是否有比丘尼僧团传入,但在阿奴律国王的从新整顿缅甸信仰而倡导上座部的时候,已经看不到有任何比库尼僧团的记载(公元11世纪)。因此可以断定的是比库尼僧团在介于公元9世纪到11世纪的时候已经完全断了传承。至于原因只能说是其他信仰的侵入以及战争的因素,毕竟在动乱的时代要传承比库尼僧团并非如此容易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2-23 15:20
阿育王之子摩哂陀于纪元前三世纪奉父王之命,赴锡兰岛传布佛教。得锡兰国王之尊信与保护,于首都阿耨罗陀补罗(anuradhapura)创建大寺(maha vihara),弘扬《平等心经》(Samacitta suttanta),并营造石窟以结夏安居,又于睹波罗糜塔召集比丘大会,正式创建以阿利多长老为首之佛教僧团,以锡兰语讲释巴利三藏,奠定锡兰佛教之基础。其后乃妹僧伽密多比丘尼(Samghamitra)自释尊成道之地,持大菩提树之分枝至锡兰种植,并为锡兰比丘尼授戒。自此锡兰始有比丘尼。十三世纪葡萄牙入侵,屠尽全岛僧尼。后阿耨楼陀中兴佛教,从缅甸、泰国请法、请戒、请僧,终于恢复了僧团制度。然而比丘你之传承就此断绝。
这只是南传比丘的片面说法,据《比丘尼传》卷一记载,“西晋建兴年(313~319)比丘尼净检从西域沙门智山剃发,受十戒。”此后比丘尼传承在中国从未断灭。
- 2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2-23 13:43
..去问佛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