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老子道德经的问题

答案:4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00:46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02-18 02:52
我有好几本道德经的解说,但上面的原文都不一样。首先有几个大的地方不同:
1)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这是一句话,可是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偏差呢?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断句方面的问题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个别字的问题

我认为老子只写了一本道德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偏差??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等灯
  • 2021-02-18 03:08
1,理由:
1)古文写就的时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后面我们再加的标点符号,地方就不同,也就是说“断句”不同。
2)“恒”“常”,古代的时候不能随便提及皇帝的名号,“恒”是汉景帝的名“刘恒”,所以那个时候道德经里面改为“常”。
3)“也”字。有很多助词的版本,应该是参照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本。就是说,这里面你举的第一句,是汉朝之后的版本;而第二句是汉初的版本。

2,同上1)

3,字的问题,在道德经里面有太多了。说都说不完的。

老子写了一本道德经,但是流传下来,由于古代书写工具不成熟,加上人为的原因,原来的版本已经不可能确定了。
在76年左右出土的马王堆汉墓里面,有两部道德经帛书,编为“甲本”“乙本”,两者又有些许不同。

真正要读道德经,这些基本的东西还是要知道的。
那些白话解读的,没什么价值。最好要涉猎一些学术性质的书,比如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你会发现注解道德经的世界是多么的广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执傲
  • 2021-02-18 07:10
因为老子是战国时期的人 当时的文字会和现在的有很大的偏差 现在翻译的话会按现在的意思来翻译 但一般会以上述第一句为准
  • 2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2-18 06:07
老子的思想是希望社会的和谐,无为就是和谐的社会状态,在那样的社会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分别已经不再有区别了,他们之间是相互成了一体。为了要做到这样,方法是统治阶级要带头作用,先自己要减少欲望,带领百姓们都要做到,当大家的欲望减到很少了,就没有人再为了争东西而产生争斗,大家只是满足于吃饱饭,有衣可穿,那么这样的理想社会才能达到的。
  • 3楼网友:长青诗
  • 2021-02-18 04:39
1是错误的,原文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是,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长久的道,可以说出来的名不是长久的名。 又意为道是说不来的,名也是说不出来的 2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这个事你所看的文本1个是道德经原文1个是现在的翻版。道德经原文可以参考百度百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