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客
〔日本〕岛崎藤村
“冬”访问我来了。
老实说,我在等候一个比“冬”更为丑陋的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她贫寒憔悴,昏然欲睡,瑟索颤栗着。可是细细端详来到身边的“冬”的模样,不禁使我惊讶,她同我脑海中原有的印象及推测迥然不同。
我于是问道:“你就是‘冬’吗?”
“瞧你说的,你到底把我当成谁啦?原来你竟如此地误解了我!”
“冬”指着形形色色的树木给我看。她说你瞧那满天星!我朝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枯槁的红叶早已落尽,一条条棕色的细嫩枝条冒出新芽,不论是水灵灵的泛着光泽的嫩枝上,还是破节而出的幼芽上,都充满了冬天的光辉。岂止满天星?梅也伸出了墨绿的嫩枝,有的竟长到一尺多了。杜鹃虽缩作一团蹲伏在那儿,却毫无惶惶悚悚的样子。“冬”又叫我看山茶树。它那映着冬阳油光碧绿的叶片,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鲜艳光彩,而它那硕大的花蕾便从这茂密的叶丛中探出头来。山茶花开放时仿佛带着一种庄重的笑容,有些花朵开得很早,甚至在霜降之前就已开败了。
“冬”又手指八角金盘给我看,这树色彩新奇,白中透绿,绿中泛白,它那矫健有力的花形打破了周围的平淡。
我曾在异乡的旅店度过三个阴暗的冬天。每至凄风冷雨天气,窗外一片昏暗,我总要忆起那巴黎之冬。在那儿,每年一到天时最短的冬至前后,上午九时左右刚刚天明,下午三时半就又进入黑夜了。波特莱尔在其诗中把北极的太阳描绘成“燃烧得通红而又极其冰冷的一团”,其实这样的太阳,散步在巴黎街头上是经常可见的,无须去遐想北极尽头的情景。在巴黎只有马路两旁凋零的七叶树之间的草坪还毫无枯色,一片葱翠,形成一幅别致的冬景。不过,还是舍发奴在其壁画《冬》中所描绘的那种灰暗、深沉、寂静的色调才恰当地表现了那里的自然景象。
阔别数载,我又重来东京郊区过冬。连室内也充满冬阳的灿烂光辉,这是我三年羁旅生活中从未见过的。并且,在这样的季节里能仰望辽阔无边的苍穹也是难得的。我记得当时来到我身边轻声低语的,似乎就是武藏野之“冬”。
此后,“冬”每年都来访问我。移居麻布过冬以来,我越发改变了对这位来客的看法。提起“冬”我就想起在信浓所见到的“冬”,它对我来说最为亲切。那时我每年要和“冬”一起生活长达五个月之久。可是那里一到冬天,山上所有的东西就都销声匿迹了,因此我连“冬”的笑脸也未曾见过。早在十一月上旬,初雪就遍洒群山。等那灰暗、凄冷、含着雪意的天空中,连点阳光也难得看见时,浅间火山的喷烟也隐形藏迹,不见了踪影,就连千曲川的流水也被封于冰下。我举目所见,惟有一片深深的不消融的积雪。这雪把我破旧住宅的庭园也埋没在下面,并且,有时甚至高出北面房廊的地面。垂在檐下的利剑般的冰溜竟有二三尺长。在那漫漫的寒夜里,屋内立柱常被冻裂而发出声响,我听着那裂声,简直像蛰伏洞中的虫豸一般缩作一团。
天涯归来迎接第三个“冬”的时候,我第一次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常青树的嫩叶,这是从未有过的尝试。迄今,我只一心注意干枯凋零的霜叶,却忽视了初冬生发的常青树的新叶。而这初冬的新叶恰是一年之中观看树木世界所见的最美丽动人的景物之一。这年的“冬”还把罗汉松的翠叶和红果满枝头的硃砂根等指给我看。硃砂根的果实也有白色的。这样浓艳的珠光玉色,非冬天是无法欣赏到的。“冬”又指着栎树给我看,瞧那微黑壮实的躯干,纤细却不失矫健之态的枝条,宛如一座座哥特式的建筑物。更见那栎树的嫩叶映照在冬阳之下泛出难以形容的深沉光辉。
然后,“冬”对我说道:
“你过去竟然如此地误解了我。可是我今年还给你小女儿带来了礼物。她那红红的脸蛋也是我的一点点心意!”
1.文章为什么要写“冬”抱怨“我”误解了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原有的印象里,“冬”是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她贫寒憔悴,昏然欲睡,瑟索颤栗着”。可是,他发现实际上“冬”与他印象里的迥然不同。读过此文后,你能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冬”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这初冬的新叶恰是一年之中观看树木世界所见的最美丽动人的景物之一。”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把冬作为“一位来客”,并同她对话,你认为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