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一辩辩词

答案:4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09:32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01-24 09:35
跪求 一辩辩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1-24 10:21
拥有优秀的品德是一个对一个人进行评价的标准之一,首先有才无德的人对社会对知企业所带来的危害举不胜数。企业用人,用有德有才的人,这是道企业的幸事,但人没有十全十美,大多的员工需要在企业的工作中不断的培养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有品德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培训来使专其成为有德有才的人。对与那些有才无德的人,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危害。所我我方认为企业用人应先以德为先。(你自己在补充点,时间属紧点,胡编乱写了一点,不周之处请多多包涵。)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1-24 12:21
企业用人是一门学问,也是企业人力资copy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俗话说,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还有一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想员工人人都是德才兼百备,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但把员工用好,发挥各人的长处,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用法律法规,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来约束、规范、影响所谓“无德”的员工,还是可能的。再说人是会改变的,特别是与他处的氛围有关。所以,以德为先说法有失偏度颇。
  • 2楼网友:一秋
  • 2021-01-24 12:10
于人才的定义,《现代汉语辞典》的注释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 由此可见,“人才”,最大的特征是“德才兼备”。有德无才算不上理想的人才,有才无德同样称不上是合格的人才。如果用人只重视所谓才能或技能,却忽视其做人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一企业招聘王、刘两名业务员,通过两个月的工作,小王初露头角,以出色的才华给公司带来了不少利润,得到了同事的羡慕和老板的赏识。老板多次在会上表扬,并把她作为业务骨干予以培养。为了尽快实现个人的私欲,她一味地讨好老板,看老板的脸色行事,并精心揣摩老板的心理,曲意奉承,博取老板欢心,没过多久就坐上了业务部经理的位子。此时,她的本来面目渐渐露出水面,高傲自大,无事生非,使各部门之间产生严重隔阂,矛盾重重,把一个好端端的公司弄得乱七八糟,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但是,与小王相比,小刘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善待本职工作,敬岗敬业,为人诚实,从不争名利,乐于助人,尽管没有得到重用,但依然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最终不仅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也以自己的优良品德和善于做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使自己的企业在客户与在业界都赢得了好评。 在用人“德”和“才”的取舍上,一直存在着先后之争。有一种说法:治乱世时,需要“才先”;而在和平之时则需“德”先。这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虽有一定道理,但总是让人感到有失偏颇。“德”是根本、是长远,并非应急时就能造就的。“德”好比方向盘,“才”犹如发动机。无德之才,犹如失去方向盘的汽车,会误入歧途,而发动机马力愈大,其危害愈烈。对此,孔老夫子的观点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首卷中也给宋神宗讲:才和德是不一样的,二者的关系是“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并指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翻开历史,有“才”而无“德”的人,往往不是一事无成,就是身败名裂。如“才尽”之江郎,如遭万人唾弃之秦桧,等等。著名的三星集团,早在1957年就开始提出公开甄选人才的依据为人品、智能和健康。董事长李秉哲在用人时,首先看中的是人品,然后才是才。他们要求员工首先要学会做人。 中国有句古话,先做人后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好,难免做坏事。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e68a847a686964616f31333332633031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所以无论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用人都必须注重德才兼备,那种过分看重才能而忽视品德的做法,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与事业的长远发展。
  • 3楼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1-24 11:19
拥有优秀的品德是一个对一个人进行评价的标准之一,首先有才无德的人对社会对企业所带来的危害举不胜数。企业用人,用有德有才的人,这是企业的幸事,但人没有十全十美,大多的员工需要在企业的工作中不断的培养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有品德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培训来使其成为有德有才的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