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素质教育?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05-04 02:28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5-04 02:56
有身体素质,人文素质等很多,就是培养一个有前途的人
- 1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5-04 06:02
- 2楼网友:鱼芗
- 2021-05-04 05:22
素质教育确实是为了反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但应试教育只是提出素质教育的导火线,而绝不是产生素质教育的唯一条件;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也确实是“久攻不下”,但这是由教育内外部的许多因素综合造成的,而决不是因为“素质教育致命的理论缺陷”所产生的恶果。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素质教育之后,经过教育界的探讨与实践,确实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素质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包括:素质的性质与分类。长时期来,素质这一概念为心理学所独有,指人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在结构上与机能上一系列特点的综合。现在一般都认为,素质乃是人们一系列先天具有的特点(生理的和心理的)与后天获得的品质的有机结合。它可以分为基本的三类八种,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又可派生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6种)。还有一类创新素质为三类素质得到很好发展的集中体现,而不是与三类素质平列的另一类素质。
素质教育的性质与分类。顾名思义,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教育。这里的“全面”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三类八种素质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一是所有受教育者的各种素质都要得到培养和提高。既然有三类八种素质,当然也就有三类八种素质教育。三类是: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八种是: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技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另外还有一种创新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素质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与提高学生(国民、民族、人类)的素质。其真谛可以概括为“一提四发”:“一提”,就是教育要提升人的地位。“四发”,一是发现人的价值。即素质教育必须帮助人们获得其应有的地位,享受其应有的尊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发掘人的潜能。即将潜能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乃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三是发展人的个性。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个性,素质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四是发挥人的力量。任何人都有身体的力量(体力)与心理的力量(心力)之分,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使人的力量得到应有的培养与充分的发挥。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现在一般的共识是,古今中外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因为都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素质,只不过是没有明确提出而已,对全面发展教育也应当如此看待。素质教育却明确地提出了这一点,即把教育所要培养的东西用“素质”一词来加以概括。全面发展什么?全面发展教育未能予以简炼的回答,而素质教育却能简炼地回答说:全面发展素质。这就不难看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基本一致的,可以用全面发展补充素质教育,用发展素质补充全面发展教育,甚至二者在目的、内容与方法上也是完全可以互补的。
八大教育模式。一曰主体教育模式。就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并将主体作为教育手段,来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各种特点与品质。二曰愉快教育模式。即愉快是促进发展的手段,发展是愉快教育所追求的目的;愉快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三曰情境教育模式。这种根据教育目的优化了的环境即所谓情境,能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四曰和谐教育模式。它通过内部和谐、外部和谐与内外和谐等三种手段,使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协调一致。五曰人格教育模式。人格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多层次人格特征组成的完整结构,可见人格教育就是培养世界观与发展多层次人格特征的教育。六曰创造教育模式。运用创造教育模式于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七曰健康教育模式。通过这一教育模式,保持与增进学生身体的、心理的与社会性的健康。八曰成功教育模式。其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做人、学习、品德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功。
- 3楼网友:玩家
- 2021-05-04 04:12
身体要棒
心理要有免疫力
性格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