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关于脂肪肝?

答案:4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8-21 19:02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08-21 10:41
这次体检,查出有脂肪肝,有哪位可知道有没有什么药物可治。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封刀令
  • 2021-08-21 10:58
多运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8-21 12:46
脂肪肝患者的饮食调养原则 为了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有利于脂肪肝治疗,饮食调养需要经常与其他疗法(如运动疗法、起居疗法、合理用药等)配合,原则上要做到适量的能量摄取,合理分配三大营养比例,并兼顾其质量,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病因不同,调养原则应不同。 如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Ⅱ型所致营养过剩性脂肪肝患者,应严格控制总热量和脂肪的摄人;酒精性脂肪肝,戒酒是最重要;营养不良者,全胃肠外营养及药物、毒物等所致的脂肪肝,则应增加食欲,改善胃肠功能,合理增加营养,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等。 能量摄入要合理控制。 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为食物中的能量来源,其需要量要根据年龄、性别、体重和工种而定。 能量摄入不够,就无法保证儿童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及维持成年人正常体力和生理功能,但摄入过高能量可使患者体重增加,脂肪合成增多,从而加速肝细胞脂肪变性。 合理控制每日能量的摄入量,对治疗脂肪肝十分重要。 应供给高蛋白质摄入量。 蛋白质中富含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等),有抗脂肪肝作用,蛋白质还可提供胆碱、蛋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使脂肪变成脂蛋白,继而运出肝脏,可防止肝脂肪浸润。 蛋白质应占总能量的15%至20%,其中1/3为动物质白。蛋白质的摄入量以90克至120克为宜。供给蛋白质的食物可选用瘦肉类(如兔肉、瘦牛肉、瘦猪肉、鸡肉等)、牛奶、鱼虾类、鸡蛋清及少油豆制品(如豆腐、豆干、豆腐粉等)等。 适量糖类饮食,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 一般人需糖量为2至4克每公斤体重(占总能量50%~60%),膳食中的糖类,主要来源为米、面等主食部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糖类,尤其是高蔗糖营养,可增加胰岛素分泌,促进糖转化为脂肪,较易造成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症及龋齿等。 脂肪肝患者应摄入低糖食品,禁食富含单糖和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干枣、糖果及冰淇淋等)以促进脂肪消退。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它与胆汁酸结合,增加粪便中胆盐的排出,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它可降低糖尿病者空腹血糖水平与改善糖耐量曲线;还可增加饱腹感,防止能量入超,有利于患者接受饮食管理。 膳食纤维的来源为粗杂粮(如玉米粉、粗麦粉、米糖、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和水量等。 专家建议:中国大多数人的饮食中每日含膳食纤维10克至30克,脂肪肝患者的膳食纤维可从每日20克至25克增加到40克至60克。 专家提醒:如长期摄入过高膳食纤维,可导致维生素和无机盐缺乏。 多摄入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肝脏病人,维生素贮存能力下降,故应及时补充。脂肪肝患者应多进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菌藻类食物等。 微量元素硒与维生素E联用,有调节血脂代谢,阻止脂肪肝形成及提高机体氧化能力的作用,对高血脂症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专家建议:动物性食物如肝、肾、肉、蛋和海产品都是良好来源。 调整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 饮食方式不规则,如经常不吃早餐或三餐饥饱不均可扰乱代谢动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因此,提倡脂肪肝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实行有规律的一日三餐。饮食宜清淡,并随时注意保护肝脏,饮食不宜过咸,以免水分潴留,体重增加,一般每天食盐控制量以4至6克为宜。 忌用对肝脏有害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酒类、芥末、咖喱、辣椒等,以保护肝脏;另外,戒酒及充分合理饮水也不容忽视。
  • 2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8-21 12:28

    首先,找出病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总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   其次,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还有,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每天跑步,每小时至少6公里才能达到减肥效果。仰卧起坐或健身器械锻炼都是很有益的。   

    最后,药物辅助治疗,脂肪肝并不可怕,早期发现积极治疗,一般都能痊愈,且不留后遗症。

    到目前为止,西药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以中药长期调理性的治疗最好。中药中以制何首乌和山楂最好,这两种药能降低血脂,防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肝泰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例如:肝旨清) 等等。上述药物虽然很多,但大多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以及安全性,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切不可滥用。但一般而言,如果仅仅是脂肪肝,而不是肝性脑病,以上药物中维生素B、C、E、卵磷脂、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等维生素及内源性氨基酸类的药物安全性非常高,而且也不会像联苯双酯类的药物停药后还出现反弹。

    如果不是重度脂肪肝,用运动和饮食疗法就可以了,坚持下去一定会好。(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 为重度脂肪肝。)

  • 3楼网友:猎心人
  • 2021-08-21 11:55
脂肪肝防治的八大误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脂肪肝诊治中心主任 范建高   误区之一:脂肪肝不是病,看不看无所谓   随着周围人群脂肪肝检出率的增高,大家对之已不以为然,总认为脂肪肝至多算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而不是真正的疾病,根本无需治疗。那么脂肪肝究竟是不是病,要不要治疗呢?   医学界曾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肝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理状态,不会引起肝炎和肝纤维化。但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其理由有三:1、至少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而不是单纯性脂肪肝,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现已明确为隐源性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前期病变,并为肝功能衰竭的少见原因;2、即使是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比正常肝脏脆弱,较易受到药物、工业毒物、酒精、缺血以及病毒感染的伤害,从而导致其他类型肝病发生率增高,并且脂肪肝作为供肝用于肝移植极易发生移植肝无功能;3、对于超重和肥胖者而言,脂肪肝的出现可能提示“恶性肥胖”,因为这种人很容易发生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最终发生冠心病、脑中风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为此,无论是从肝病还是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角度,都应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病,其科学命名应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因此,即使是健康查体发现的无症状性脂肪肝亦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   误区之二:脂肪肝根本不可能治愈   临床上,许多脂肪肝患者曾长期就诊于多家医院,尝试了不少药物,但就是不见好转,因而悲观地认为脂肪肝不可能治愈。   事实上,单纯性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如能及时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疾病,肝内脂肪沉积在数月内就可完全消退。例如,酒精性脂肪肝戒酒绝对有效;多数药物和工业毒物性脂肪肝,在及时停药或脱离有毒工作环境后亦可康复;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在补充热量和蛋白质后即可好转;而肥胖性脂肪肝如能有效控制体重和减少腰围则肝内脂肪沉积亦可很快消退。但是如果单纯性脂肪肝已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则病变完全康复常需半年乃至数年以上时间,少数患者即使去除病因仍可进展为不可逆转的肝硬化。因此,应加强脂肪肝的早期诊治,部分脂肪肝患者难以康复的原因可能是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及疗程不够长。   误区之三:治疗脂肪肝主要依靠保肝药物   许多患者经常辗转于各大医院或药房询求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事实上至今国内外尚未发现治疗脂肪肝的灵丹妙药,而防治肥胖性脂肪肝这类现代都市病,通过节食、锻炼等措施减肥比保肝药物治疗更为重要,尤其是单纯性肥胖性脂肪肝。对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减肥则是确保保肝药物起效的重要前提条件。过去大家都比较轻视减肥,连许多临床医生亦错误认为“不需用药就是不需要治疗”。其实,在脂肪肝的综合治疗中,保肝药物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措施,主要用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脂肪性肝炎患者,是一个短期的强化行为;而需要病人长期高度重视和调整的,是病人的饮食、运动和不良行为的修正。这些非药物治疗措施需要贯彻终身,否则脂肪肝就是治好了也会复发。因此,脂肪肝病人一定要了解主动参与治疗的重要性,力争找出并纠正自己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千万不要以为单纯依靠花钱买药就可求得健康。   误区之四:有了脂肪肝就得服用降血脂药物   尽管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但两者之间通常并非因果关系,至今国内外尚无降血脂药物能够有效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的正规临床试验。为此,有了脂肪肝并非都得服用降血脂药物,而降血脂药物应用不当有时非但不能减轻脂肪肝,反可加重肝脏损伤。其原因可能为脂肪肝的出现代表肝脏对脂质代谢紊乱的处理已达极限,这时候再用降血脂药物就相当于“鞭打快牛”,即脂肪化的肝脏对降血脂药物的耐受性下降,应用不当易发生药物性肝病。   目前认为,脂肪肝假如不伴有高脂血症,那么就不要用降血脂药物。有脂肪肝又有高脂血症,需根据高脂血症的原因、程度以及发生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变的概率,酌情决定是否要用降血脂药物。如果是酒精中毒引起的,那么戒酒对降低血脂和减轻脂肪肝都有好处;是药物引起的,能停药则尽量停药,假如不能戒酒或停药而血脂增高又不是太明显就不要管它,因为你“管”它就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对于肥胖、糖尿病引起的高脂血症,如果血脂不是很高,主要通过节食、运动等控制体重和血糖来调整血脂和防治脂肪肝;如果治疗3至6月后,血脂还是较高则可使用降血脂药物,但常需适当减量或同时联用保肝药物。有高脂血症家族史并且血脂增高明显者则要用降血脂药物治疗,因为这个时候降血脂药物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误区之五: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需服用降酶药物   以往人们经常误认为血清转氨酶增高就是肝炎,而肝炎则都是病毒性的,有传染性。只要转氨酶降至正常,那么即使是病毒性肝炎也不用害怕。为此,国人一旦发现转氨酶升高,往往就急于应用药物使转氨酶降至正常,从而恢复“正常生活”。殊不知这种做法只是自欺欺人,因其可隐盖病情并放松实施基础治疗而易导致肝病恶化。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脂肪肝的成人或是儿童,健康检查发现的转氨酶增高主要与肥胖和脂肪肝有关,而这种转氨酶增高并无传染性。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在3-6月内体重下降5%-10%,就可使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增高的血清转氨酶降至正常水平。有报道称,体重每降低1%,转氨酶下降8.3%;体重下降10%,增高的转氨酶基本恢复正常,伴肿大的肝脏回缩和脂肪肝逆转;而体重居高不下者转氨酶往往持续升高,即使应用保肝和降酶药物也难以奏效。   误区之六: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不能多活动   临床上,大约1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血清转氨酶增高,这种情况与急性病毒性肝炎不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无需休息和加强营养,亦不需采取相关消毒和隔离措施。然而,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家属和同事往往要求患者少活动,多休息,结果患者体重和腰围有增无减,血清转氨酶异常和脂肪肝持续存在。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性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与饮食结构西化和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而在节制饮食的同时,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量的有氧运动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非但不要加强休息,反而需要增加锻炼。脂肪肝患者最好的锻炼是大步快走,每次至少3公里,每周5次以上。   误区之七: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肥胖性脂肪肝抗病毒治疗最为重要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国,近年来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又不断增多,两病合并存在的概率越来越高。对于肥胖、脂肪肝、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有转氨酶升高患者的治疗,大家通常想到的就是用抗病毒药物。事实上,患者的肝脏损害并不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不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你再抗病毒也没有用。此外,即使是乙型肝炎,肥胖和脂肪肝的存在会大大降低抗病毒治疗成功的概率。为此,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与肥胖性脂肪肝并存时,应首先考虑减肥治疗。如果减肥后患者的转氨酶和脂肪肝恢复正常,那么其主要矛盾就是肥胖而非病毒感染,此时就无需抗病毒治疗;如果减肥治疗半年后,患者转氨酶持续异常则再抗病毒治疗也不迟,毕竟管好自己的体重比较容易做到,而抗病毒治疗疗程长、成本大而成功率又低。   误区之八: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水果多多益善   新鲜水果富含水分、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经常食用无疑有益于健康。然而,水果的保健作用并非越多越好。因为水果含有一定的糖类,长期过多进食可导致血糖、血脂升高,甚至诱发肥胖,因此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不宜多吃水果。   当前我们应时刻考虑膳食热量过剩可能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应尽可能选用苹果、梨等含糖量低的水果,且量不能太多,必要时以萝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代替水果;尽量在餐前或两餐之间饥饿时进食水果,以减少正餐进食量。同理,富含蛋白质和钙的牛奶适量饮用有益于健康,但是睡前一杯牛奶因易导致热量过剩,对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可能就不合适。   总之,对于温饱解决以后的广大群众而言,缺少的不是“营养(热量)”,而是运动;急需的不是补品和药物,而是科学的生活方式。当前只要我们做到“少吃、多动,少饮酒、慎用药”,就一定能够有效控制脂肪肝日益严重的流行现状。   何为脂肪肝?   脂肪肝一词源自病理学,系指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根据是否伴有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病则是临床概念,可根据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后者主要与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有关。 治疗脂肪肝 运动、饮食控制第一 药物干预第二 ——访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贾继东教授 被称为现代“富贵病”之一的脂肪肝,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但临床医师对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一些误区。为此,会议期间,记者就临床医师关心的脂肪肝相关问题采访了贾继东教授。 记者:我们知道,脂肪肝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两类,那么哪种对人们的危害更大? 贾教授:酒精性脂肪肝的定义非常明确。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每天饮酒量<20 g的脂肪肝,目前来看,非酒精性脂肪肝涉及面较广,发病率较高。王宝恩教授在这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到,在上海进行的人群调查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7.29%。虽然这是一个地区性数据,但据统计,人群发病率将近10%~20%,超过了乙肝发病率,一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可能有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潜在危险,因此说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影响大一些。 记者: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或肝病在预后和处理原则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贾教授:广义上可以统称为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病。其中,只有脂肪变,而肝脏炎症坏死不明显的,称为单纯脂肪肝;如果合并明显的肝脏炎症坏死,则称为脂肪性肝炎。单纯脂肪肝进展缓慢,预后较好;而脂肪性肝炎有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个别可发生肝硬化。因此在临床上一定要把单纯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区别开来。 从单纯脂肪肝到脂肪性肝炎是由轻到重的过程,总的处理原则是一致的,即首先寻找病因,饮酒者戒酒;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如果有肥胖、血脂高、血糖高、超重等,通过低脂饮食、运动可以改善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记者:目前对脂肪性肝病是否存在过度诊断? 贾教授:有可能,B超诊断脂肪肝既可产生假阳性也有假阴性,一方面可能对轻度脂肪肝不敏感,另一方面B超发现的脂肪肝可能不被CT、肝穿证实。但B超没有创伤性、比较便宜,目前还是最常用的检测手段。对于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明显脂肪肝,B超的诊断价值较大,个别极轻微脂肪肝可能会有误诊。 与B超相比,CT平扫的特异性更强,肝功能检测可用于判断是否合并炎症,但不完全可靠,因为转氨酶水平与肝脏炎症坏死程度并不一定平行,最重要的是肝脏穿刺。B超、CT只能判断脂肪肝的程度,但不能判断炎症坏死的程度。 记者:请您谈谈降脂药物与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贾教授:脂肪肝患者多合并高血脂,但降脂药有时会导致肝损害,因此一般建议,首先进行运动、减肥,如果控制不佳,可加用降脂药,但要严密观察肝功能,如果发现转氨酶升高,提示肝损害,应立刻停药或换药。 记者:面对脂肪肝患者,我们在临床上如何把握保肝药物的治疗尺度? 目前在一些基层医院,医师和病人认为,只要转氨酶不高,就可以不处理,而一旦转氨酶升高,就立刻给予保肝药物。虽然许多保肝药物可降低转氨酶,但对脂肪肝的疗效并不确切。国外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胰岛素增敏剂匹格列酮、罗格列酮的研究较多,初步临床试验证实,这类药物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对脂肪肝有效,但还需进行大规模试验证实。熊去氧胆酸曾被认为对脂肪肝有效,但经2年随机双盲试验并未证实其疗效。因此截至目前,还没有一种针对脂肪肝的特效药,最基础的治疗应该是运动和控制饮食。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