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以太环网的T-MPLS环网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08 05:49
  • 提问者网友:绫月
  • 2021-11-07 21:49
以太环网的T-MPLS环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渡鹤影
  • 2021-11-07 22:48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基于标签进行交换,同时可以支持数据业务的传送,T-MPLS技术就是在继承MPLS数据特征基础上,实现电信级需求的统一多业务传送技术。基于T-MPLS技术的环状网络,又称为TM-SPRing(即T-MPLS共享保护环)。T-MPLS环网保护技术就是在TM-SPRing中对业务进行快速保护的技术。
T-MPLS环网是通过逻辑结构映射方式构建的T-MPLS LSP传送环网。在TM-SPRing中,各节点间建立逻辑相邻关系,相应的连接关系的建立不受物理设备、MAC拓扑的限制。相邻节点之间的连接称为区段,在T-MPLS环网中,区段为双向连接,可以为物理的链路,也可以是逻辑上的连接。环网节点间的用于传送业务的传送通道实体由基于T-MPLS一组标记交换通道(LSP)实现,万兆环网就是采用这一保护环,环网承载实体为一条或多条LSP构成的双环结构,两个环的业务流向相反,可分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实现双向10个G的吞吐量,以具体业务方向为标准,也可分为工作环(工作业务方向)和保护环(工作业务反方向)。每个环可以根据业务数量需要,建立多条LSP,为不同业务流分配不同的LSP。TM-SPRing的保护是针对相邻节点区段,业务的保护倒换与否是按区段的信号质量优劣而定。
为了防止相邻节点区段失效,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需要确定完善的保护机制,以实现对故障的快速保护,可采用两种保护机制:源路由(Steering)方式和环回(Wrapping)方式。前者就是源节点在发现故障后改变路径,绕过故障节点,直接将数据流传送到目的节点;而后者则是靠近故障的节点将数据流环回到另一个环上,通过长路径,允许数据流维持与目的节点之间的连接。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故障发生后,发起数据流重定向的节点不同。前者是发送数据流的源节点,而后者则是靠近故障的邻节点。环回方式的保护倒换启动时间短,相应的丢包较少,但是倒换的保护路径不是最优化路由;源路由方式的保护路径是最优化路由,但是保护倒换启动时间较长,相应的丢包较多。
在T-MPLS SPRing中,自动保护倒换(APS)信息借鉴SDH中的快速保护倒换技术来实现故障检测及保护倒换。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无故障的节点向其相邻节点报告正常的状态,目的节点是相邻节点;在故障情况下,故障发现节点会双向发起合适的桥接请求,对环回模式是为了在倒换的首末节点间传递信息,对源路由模式是在全网传递故障区段信息。APS信息的源节点是故障发现节点,目的节点是其相邻节点,即故障区段的另一节点。任何非目的节点对APS信息采取透明的传输。在故障区段失效的情况下,源目的节点间APS信息将遍历环上所有节点。各节点处理APS信息并在相应节点进行倒换动作,实现对环网上业务的保护。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