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岩溶地貌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2:22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04-05 11:08
岩溶地貌的概念和特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慌
  • 2021-04-05 11:32
本专题的两个作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这块内容,在讲选修六森林分布时,做了重点学习。而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其成因我们没接触过,学生比较陌生,如果上,怎么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什么内容,又必须掌握哪些内容?我认为很有意思,所以我根据所带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两个小科班),我就云贵高原这一区域“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其成因”这一内容做了如下教学过程设计,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指正完善!!一、直观感受:多媒体播放平时学生耳熟能详的《刘三姐》的故事,明确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喀斯特地貌图片,让学生认识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二、概念总结:在直观教学的基础上,概括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即“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从概念认识上对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主要是溶蚀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三、阅读指导:了解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四、课堂讨论:从概念和分布地区出发,讨论归纳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无非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质、地形、水文和土壤等)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方式有没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五、指正完善:从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地形特征、土壤特征、生物特征等方面归纳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进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六、方法练习:分析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看其是否满足以总结的条件?七、小结: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的成因自然条件1、地质条件: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层与非可溶性的砂页岩、火山岩交互成层,再加上褶皱紧密,断裂错综,因而形成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2、地形条件:以高原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地壳运动活跃;3、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满足了岩溶条件,气温年较差小,岩石风化侵蚀明显;4、水文条件:河流径流量丰富;5、土壤条件:土层较薄,肥力相对较低,植被附着困难;人为加剧:过度的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加剧,岩石更易受外力侵蚀。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4-05 12:53
岩溶地貌也叫卡斯特(Karst)地貌,是石灰岩广泛分布地区,石灰岩在水的侵蚀和溶蚀作用下经过化学分解和机械分解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其中,溶蚀为主,侵蚀为辅,化学分解为主,机械分解为辅。
岩溶地貌分地表岩溶形态和地下岩溶形态。地表岩溶形态包括溶沟、石芽、落水洞、天坑、漏斗、溶蚀洼地、岩溶盆地、峰丛、峰林和孤峰。这些地表形态有的又生成上的联系,有的是有伴生关系,你可以自己总结一下,这样记忆会更深刻。
地下岩溶形态包括洞穴、地下河、岩溶泉。较为重要的事洞穴当中的堆积物,包括化学堆积物、机械堆积物、生物堆积物,这三类堆积物种化学堆积物的形态很丰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幕、泉华等,这几种也需要从生成上联系记忆,自己总结一下吧。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