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水的运输(生物)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8 16:32
- 提问者网友:姑娘长的好罪过
- 2021-02-28 09:16
在小玻璃瓶内装入大半瓶稀释的红墨水.几小时侯(1)叶片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把1-2张叶片的嫩枝插入瓶内.把装有嫩叶的瓶放到阳光下让其直接照射题目有点烦,不过有奖赏哟?(2)叶片若颜色有变化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1-02-28 10:09
变红
叶脉
木质部
其中的导管负责运输水分
叶脉
木质部
其中的导管负责运输水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路难
- 2021-02-28 13:27
按照这一学说,植物体内水液上升的力量主要来自水的物理特性。水有很强的表面张力,这是因为水分子能以氢键互相连接之故。这分子之间互相吸引的力量称为内聚力。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水不断从气孔蒸发出去,细胞间隙中的水势低于它周围细胞中的水势,使细胞中的水就陆续地扩散到细胞间隙中去,细胞中的水势降低了,于是和它们相邻的细胞的水就扩散到这些细胞中去。正是由于这一水势梯度的存在,水才从根的木质部进入茎的木质部,再上升,经叶脉(叶中的维管组织)、叶肉细胞而入细胞间隙,最后从气孔逸出。这一长途运输的实现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从根直到叶肉细胞这一水柱必须是连续的,中间不可断开。如果断开,上段水柱将因蒸腾作用而消失,下段水柱则可能因本身的重量而下降至根。如在茎部切开一裂口,使气泡进入木质部,连续的水柱被隔断了,水上不去,叶子就要萎蔫。水柱何以能够保持不被隔断呢?这是由于水分子具有内聚力之故。蒸腾作用进行时,水分子从叶肉细胞进入细胞间隙,和这个水分子相连接的另外的水分子就被拉了过来,这样就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连续的水分子就不断地上升,从而实现了水从根到叶的运输。
连续的水柱可以比做钓鱼时所用的丝线,虽然很细,却有千钧之力,能把很大的鱼钓上来。根据计算,从根直到叶面的水柱内聚力的强度应能高到1.5GPa。实际的实验值没有这样高,约为30.4MPa或略高。已知,100kPa可使水柱上升10.4m,1MPa应能使水柱上升100m的树顶。但水柱上升时存在着摩擦阻力,消除这一阻力约需1.8MPa。所以,1MPa+1.8MPa=2.8MPa,这就是使水在100m高的树中上升到顶所需的力量。由此可见,用内聚力学说是可以较好地解释水在植物体内上升的。
此外,中午光照强、蒸腾作用旺盛时,水在茎中上升很快,此时树干和早晨或晚间相比,往往要细一些。这和将一个橡皮管中的水急剧抽出时,橡皮管缩细的情况相似。这也间接表明,木质部中的水是因蒸腾作用而被拉上去的。蒸腾作用的强大力量还可由下述实验说明,在一玻璃管顶端紧扎一能渗水的陶土外套,玻璃管中充水后,置于含汞杯中。如无日光曝晒,空气湿度甚高时,水不能从陶土套上蒸发出去,因而汞也不能升入玻璃管。如有日光曝晒,加上空气干燥、流通,水就将从陶土套上向外蒸发,结果管内水柱上升时,汞也随之进入。如蒸发很快,汞柱可高过76cm。如将陶土套换成带叶的枝条、扎紧,可得同样结果,汞柱甚至可高达100cm。这一实验证明,水分子互相连接的拉力是足以使汞柱上升的。
此外,导管和管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亲水的纤维素,水分子附着于这些亲水管壁上的静电吸引力,即虹吸作用,在水液上升中,也是起作用的。
- 2楼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2-28 11:48
1、变红
2、叶脉
3、木质部
因为导管负责运输水分
- 3楼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2-28 10:33
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土壤——( 根尖)——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气孔 )——空气。
叶的表皮细胞是____具有气孔___的,这样有助于___气体交换_____,使表皮下的叶肉细胞能正常进行___呼吸蒸腾____作用
在熟的土豆(萝卜)中挖凹槽,往里面倒清水和盐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倒清水土豆吸水.盐水土豆失水.
在叶的上下表面涂凡士林使为什么?
----使之不能进行蒸腾作用(气孔堵塞)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