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龙生9子,那9个儿子分别叫什么

答案:4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1 10:42
  • 提问者网友:树红树绿
  • 2021-01-21 03:28
龙生9子,那9个儿子分别叫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1-21 04:18
引用了芳草青青的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据说明朝弘历年间,孝宗皇帝听说了“龙生九子”的说法而不明就里,于是命众臣做答。时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李东阳,是位饱学之士。他对此说也所知甚少,后虽经多方请教而勉强凑得,然皆“不知所从出”。显然其说不见于典籍,只流行于民间。李东阳的答案是:“龙生九了不成龙,各有所好。”并列举了九种形象的特点和功用。明人笔记中谈及“龙生九子”事者除李东阳《怀麓棠集》外,还有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些人漫笔》、陆容的《菽园杂记》等等。所述也不尽相同。而一般民间以杨慎《升庵集》所列之九种较为流行,现简述于下。
,形如巨龟,平生善于负重,喜文字,好扬名,因而让它驮碑。我们常见到的碑下的龟趺即是它的造像。传说夏朝以前,??经常身驮三山五岳周游于江河湖海之间,游手好闲,兴风作浪。大禹治水时将其降伏,并让它移山筑坝,开水通渠,为大禹治水立下了显赫的功绩。治水完毕后,为防它旧病复发,便让它驮上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上其助禹治的功业,八处扬名。从此便流传下来??驮碑的传统。
吻,又作蚩吻、鸱尾、鸱吻。形象像兽,性情好望,人们在屋脊上看到的兽头形象就是它的造像,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之古建殿脊两端装饰兽的形象。唐苏鹗《苏氏演义》云:“蚩者,海兽也。汉武常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上精也,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宋代李戒《营造法式》卷二引《汉纪》:“柏梁殿实,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尾,以厌火祥。”可见,它还有避火的使命。还有传说它平生好吞,于是就把它的形象装饰在屋脊两端,面朝里,形状就像张口吞脊,所以又被俗称为“吞脊兽”。
蒲牢,形象像龙而比龙小,性好吼叫,所以把它的造型装饰在大钟顶上以作钟钮。有一种传说认为,蒲牢是一种海边的兽,平常最害怕鲸鱼,每当鲸鱼袭击它时,它就大声吼叫,因此,若想让钟声雄浑宏亮,就把蒲牢的形象做在钟的顶部,让鲸鱼前来撞钟。所以,民间有“钟声响,鲸鱼撞”的说法。到唐代,蒲牢已成为钟的别名,如皮日休《寺钟暝》诗有:“重击蒲牢晗山日,冥冥烟树睹木妻禽”之句。今观古之钟钮,多系变形龙纹。另有说法认为蒲牢平生喜爱音乐,将之做为钟钮,可以让它常听钟乐。因为钟是古乐器一种,有“圆钟”、“扁钟”等,著名的有“曾侯乙墓编钟”为其精华。
狴犴,形象像虎,有威力,最早见于汉代杨雄《法言.吾子》:“剑客论曰:‘剑可以爱身’。曰:‘狴犴使人多礼乎?”《音义》:“狴犴,牢狱也。”由此可知,狴犴为汉时监狱的别称。后多把狴犴的形象装饰在狱门之上,意思是用它的威力来震慑犯罪和罪犯,并借此警示犯罪的人要痛恶犯罪,悔过自新。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监狱山西洪洞县明代监狱中设有“虎头牢”,牢门上方塑有一巨大虎头兽形,亦即是传说中的狴犴。
饕餮,是我们较常见的怪兽纹样,多被装饰在各种鼎器、彝器、食具上,尤以各种青铜器上表现的极为丰富。它形象像人,身上多毛,贪婪凶狠,喜爱抢夺他人的食物,善于恃强凌弱,以多欺少,且积财不用,对于贫弱者没有同情心。正因为它贪吃无度、强取豪夺的性格,人们就把它的造型装饰在与食有关的器物上,让它终日与食为伴。
蚣,又名,传说它的形象似龙非龙,似虾非虾,平生最喜欢水,所以工匠就把它的形象装饰在桥头柱上或者桥洞、桥栏等处,让它伴水而居,以水为友。如北京故宫断虹桥头的蚣虫夏造型就十分精美、远近闻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睚,亦作睚,,其本意是怒目而视。《史记.范睢传》云:“一饭之德必偿,睚目此之怨必报。”《广雅》曰:“睚目此,裂也”。多形容凶狠的目光。传说它的形状经,常瞪眼怒视,目光凶狠。据说它平生性情凶恶残忍,喜杀嗜斗,因此人们便将它的形象装饰在兵器的刀环及剑柄之上。如戏剧中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的龙吞口就是它的造像,极富想象力地夸张了它凶残嗜杀的性格,有望而生畏、寒气逼人的感觉。更烘托了武林人物的凛凛威风和豪气。
狻猊,又作狻?、金猊,本是狮子的别名。《穆天子传》曰:“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晋郭璞注曰:“狻猊,狮子。亦食虎豹。”由于中国大陆不产狮子,汉代来自异域的这种野兽也就蒙上了一种神秘色彩。随着佛教艺术的流行开来,狮子的形象成为应用美术的常见题材,而它的别称狻猊,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与真实的狮子相脱离,成为这一种世间所没有的神兽。人们传说狻猊喜好烟火,所以人们就把它的形象装饰在香炉之上。我们平时看到的狻猊形象大多装饰在香炉的盖和香炉腿之上,有首无身,颈毛飘逸,极具东方味道的装饰性。还有传说认为狻猊象征吉祥和威严,所以人们又把它的形象作为“吻兽”装饰在宫殿、寺院等殿宇的檐角上。“吻兽”设置的数量,一般根据殿宇的大小等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北京故宫太和殿檐角上共装饰有十个吻兽,即在“仙人骑凤”之后,依次排列着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十个吻兽之中就有龙和狻猊父子俩,龙族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椒图,形象像螺蚌,性情好闭口,所以它的造型装饰在门铺之前。也就是说因它平时善于关闭及保护自身的特征,工匠们就将它的形象装饰在门铺之前,希望达到提醒人“随手关门”的功效。也有传说它生平最反感他人进入它的巢穴,因此便被人们装饰在大门口用来守门,以期望达到“看家护院”的功效,同时提醒生人不得随便出入以保护门户的安全。在北京,无论是皇宫内苑、寺庙宫观还是寻常巷陌、胡同民宅,常有一块固定门框的石墩儿,俗称为“门枕石”,这种门枕石门外部分大多呈鼓形,一般饰有椒图纹样,正面看狮,侧面看则象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1-21 04:43
根据 宋朝的《营造法式》龙生九子 中 “九”只是得虚拟数字,并不代表 龙只有9个儿子!!
其实 不同说法中的基本上都是龙的儿子,螭吻、饕餮、蒲牢、困牛、睚眦、狴犴、赑屃、椒图、狻猊、麒麟、螭虎、嘲风等等
  • 2楼网友:平生事
  • 2021-01-21 04:28
《中国吉祥图说》中描述为:
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老二叫睚眦(Yá 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老三叫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
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
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八子负屃(Fù 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老九螭(chi)吻,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