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玩手机罚100元,学校有权以罚款方式处罚违纪学生吗?
- 提问者网友:记得曾经
- 2021-11-11 15:11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归鹤鸣
- 2021-11-11 16:43
纪律与法律是两个概念,学生违反的是纪律而不是法律,学校也不是执法部门,根本没有权利充当法律的审判者,以法律的名义事实施敛财行为对学生进行罚钱钱,作为教育部门就应该以教育为主,而不是打着其他为学生好的名号实施处罚。那么罚来的钱最终去哪儿了?进了学校或者老师的腰包,那么为了挣钱能保证老师不盯着学生违纪处罚学生时能不耽误教学吗?
学生时期谁还没有违个记啊!记得高考的最后几天我们班打扑克的都有,更不要说玩手机了,因为现在网络那么发达,禁或堵是不行的必须要疏通才可以,学生不应该违纪,违纪行为不好但是也不能说他就是坏的。可以进行适当的教育或者处罚,但却不是罚钱,大家都知道学生是最穷的,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所有的花销都来自于父母,学校罚学生钱就是变相的再向其父母收钱。
或者有些人说那些处罚也只是针对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而言的,他如果遵守其规定又怎么可能会罚他钱,所以又回到了学校的定义上面了,学校是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什么是教育?教育乃是教化培育,教育者在传授其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教其做人,以身而教,以理而教。而不是以简单粗暴的处罚方式来教育。
如果学生什么都懂,遵守规则。那就不需要学校对其进行教育了,因此我认为课堂上玩手机,学校是没有任何权力对其进行罚款的。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11-11 22:10
学校和老师,当然有权力处罚学生的“不守规矩的行为”!
只从当老师的经验出发
和做家长的、或者即将铸家长的朋友
讨论孩子的教育
讨论为什么老师要施行“惩罚式”教育??!!
请其他讨论目的和身份的朋友绕道!!
老师为什么要施行“处罚”教育?!
应试教育,课、业负担过重,老师和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人格和品德的教育。
特别是理念落后的家长,唯成绩论的家长,更是忽视学生的成长教育。
“教育”只是课本知识的学习,孩子的“不守规矩的行为”可能会被“好成绩”所“掩盖”。
因为,都是的经历过的“好学生”多,要求对孩子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可能只有老师在“公正、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
为什么要放施行“罚款式”处罚?!
学生的课来负担重,都是的上课、批改作业的量,自然不会少。所以老师也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对所有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批评和教育”。
所以,老师和学校会适当地采取“罚款处罚”的方式?!
那为什么不是其他的惩罚呢?!
如果是“罚站”、“罚打扫卫生”、“罚检讨”,有多少家长会理解呢?!现在的学生会接受惩罚吗?!
我当老师,经历过太多的处罚形式,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学生的意识,只能“罚款”和“罚买卫生工具”相对的要效果好一些!
虽然不合理,但是这是社会风气和落后的理念造成的。面对现实,还是先让“罚款”飞一会儿吧!
为什么是100,而不是50,10,或者更少呢?
一般的“不守规矩的行为”可能购买几块钱的卫生工具,就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玩手机其对个人和班级的影响往往会比较大,所以应该是所有的学校最大的额度的处罚了!
因为大部分学生的手机,是“未经家长”同意,用自己的“私房”钱购买的,不加大处罚的力度,根本无法扼制学生随意玩手机的习惯。
随意玩手机的风气一旦在班级和校内盛行,就不是家长和老师能简单管理的了,其影响可能短时间根本排除。
家长怎样理解老师的处罚?
虽然,方法有千万种,但是老师面对的全班的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就会每个学生的“不守规矩的行为”!
所以,家长应该理解老师、学校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处罚”!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校出现随意玩手机的习惯,并不单纯是自制力差,更重要的是我们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让孩子学生体会和感受“规则”,没有让孩子体会过,违反规则的结果会是什么?!
但是,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处罚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尊重孩子的人格、认可孩子的优点,否则会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和行为,就适得其反了!
- 2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11-11 19:37
学校当然没有权力对学生出于罚款,更不可能以这样直截简单的方式向学生收取罚款。不论是何种性质的违法乱纪行为,学校都没有资格单方面地要求学生以金钱的形式表明自己的认错态度。
·首先,学校不是行政机关,不具备行政处罚权。
·罚款必须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学校只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机构,没有权力对学生作出罚款。
·而且纵使是国家行政机关,罚款也只能在法定的范围内按照程序作出,不可能像新闻中这样直接地要求经济处罚。
其实我小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班级上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会买一些零食进班级,有一次班主任就要求处罚一定的资金,之后拿来给班上每个同学都买了一些零食。这些钱当然最终是没有进入班主任私囊。但不论怎么说,班主任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同时他也又有资格与权力要求这个学生为全班的零食进行支出。
我个人始终是不赞同用金钱惩罚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在金钱味日益浓重的现今社会,我觉得用罚款这样的方式几乎就是玷污了学校。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更不应当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种做错事可以用金钱予以解决的观点。然而这样的观点却又极容易因为罚款这种方式在学生心中产生。
长此以往,是否会让学生产生类似,只要有钱,就可以随意违法乱纪。反正罚钱就可以了,这样是否会变相地让家庭有钱的学生成为一种特权阶层?
很多学校会采用经济处罚的方式,是考虑的金钱能够带来较为显著的效果,而且实施方便。但其负面影响是否有给予足够的考量呢?
- 3楼网友:等灯
- 2021-11-11 17:01
很多情况下,我们似乎有这样一种错觉,好像顶着“教育”的名号,教师对学生做所有事都是理所应当的,曾经在很多学校流行的体罚得到遏制之后,变相体罚又潜滋暗长。在这个案例中,该校为了所谓的更好地管理学生,竟然采用罚款这种行政执法部门才有的权力。
当然,如果要说初衷与立场的话,学校可以说出一大堆理由来,归根结底也就是一点:更好地治理学校。然而,以处罚代理治理手段,这样的治理理念有诸多不合理之处。
首先,学校采取这样的措施本身就是违法的,学校是一种公益组织,而非执法机构,它没有权力对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采取“罚款”这一处罚手段。
再者,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换言之,学校应该以“教育”为本位,而不是学生一旦出现与学校规章制度相违背的行为之时,采取“罚款”来迫使学生纠正。这样一种外在性的强制手段,在更大程度上只能导致学生表面的屈从,而内心的反抗情绪却会与日俱增。
最后,这其实暴露出我们学校教育的无能与懈怠。外在强制手段的规整操作简单,效果也“显著”,不想内在的感化,需要教师投注极大的精力。教师不愿意投注精力,而只愿意通过所谓的“捷径”来简单达到目的,这是教育者的懒惰。
这样的治校手段,其不合理之处显而易见,作为学校管理层,应当及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治校观,也唯有此,一个学校才能迈上良性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