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文言文翻译中遇到成语要不要翻译?

答案:5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1 12:32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02-21 04:10
如:“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中的“孺子可教”要翻译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02-21 05:43
看情况,这种的必须翻译,翻译要遵守翻译原则,信达雅,4翻译技巧:

录: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释:
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e68a847a686964616f31333332396133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理:
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添:
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删:
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
缩:
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三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总之,我们要做好文言文的翻译题,除了要扎扎实实地掌握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外,还要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我们才能更准确、更明白、更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地译出古文,做到“信”“达”“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2-21 08:15
不用翻译,成语是出自这些文言文的,遇到成语直接照抄,老师也不会说什么。
  • 2楼网友:拜訪者
  • 2021-02-21 07:29
都可以。鹬蚌相争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 鹬蚌相争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基本释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 处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汉字书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汉语注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感情色彩】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结构】主谓式组合的复句式。 【成语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 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近义词】渔人得利、两败俱伤、从中渔利 【反义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 3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2-21 06:45
一般不用 因为许多现在得成语都出自文言文的 不如老当益壮 青云之志 都出自滕王阁序 不过有的词语需要翻译 大多是古今异义
  • 4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2-21 06:08
谁也不知道考试题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如果会翻译最好还是翻译吧,我中学时也都翻译的。如果答案中只要照抄就可以,那翻译了也不会扣分;但万一答案中翻译这个成语恰好是个踩分点,不翻译就吃亏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