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经济好转,中国的经济什么时候能好起来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0 20:59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04-10 16:27
中国什么时候经济好转,中国的经济什么时候能好起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4-10 16:45
周其仁 著名经济学家,原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 去年8月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全球制造业成本变迁报告》,如果以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为100,那中国是96,只比美国低4个点。
● 比较优势在我看来就是两个,一个是成本优势,另一个是独到性优势。
● 要让坏消息飞一会儿,坏消息帮助我们调价。非得有一批人认为熬不到明天了,价格才能下来,才能重建我们的价格优势,才能为我们赢得时间去建立我们的独到性优势。
刚才我在听其他几位先生的报告时,想到了心电图。医生怎么看心电图呢?没有哪个医生说心电图上就是好的,下就是坏的。心电图就是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的,最糟糕的心电图就是平线一条。
现在我们老听到说要稳增长,那是不是稳成平线一条就很好呢?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人本身生理上就是有起有落的,所以经济增长也不一定起就是好,落就是坏。关键是要明白为什么起,为什么落。
中国的成本优势正在失去
最近政府在忙十三五规划,我就想到刚到北京念书的时候,那时候是六五,当时的计划指标是保四增五,GDP保住四个增长点,争取五个增长点,不敢想六以上的事。而后来可以达到十一、十二、十三,2007年,最高的季度增长率折成年率是15.1%!中国经济很复杂,你可以看不同的层面,可以看很多不同的数据,但是如果时间非常有限,又希望把握大势,那看什么?就是看中国的成本,同样的东西,你能造我也能造,但我的价格比你低一大截,中国经济就是靠这个吃饭的。
为什么成本低?中国老百姓的工资比发达国家低,所有的生产要素价格都比别人低得多。那你只要比别人肯做,比别人价格低,市场就是你的,需求会向你倾斜,拉一把就拉起来了。我总说,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就是两个海平面,过去靠人工筑坝拦着,坝一拆掉,高海拔的水就灌进来了。这个落差的势能释放,支撑了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增长。
那么今天的新问题是什么呢?反正我是没有料到这么快中国的成本优势就没有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没有了!
去年8月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全球制造业成本变迁报告》,如果以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为100,那中国是96,只比美国低4个点。
有人会说,工人工资涨得太快。但中国制造的成本不完全是工人的工资,我们的综合成本也在高速增长,这里头很大一块不是市场供求形成的成本增长。我们的综合成本跟发达经济体迅速靠近,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率下来最主要的原因。
转型目标是建立独特性优势
成本一上去,made in China就贵了,东西贵了一点,在一个全球化的市场里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动。为什么?因为中国还没有形成另外一个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在我看来就是两个,一个是成本优势,另一个是独到性优势。你老有别人造不出来的东西,这就是独到性优势,有了这种优势,你的东西贵一点甚至贵很多也没关系。比如苹果手机,这么贵,卖得还这么好,8年时间卖掉7亿部!
以色列国家不大,但有很多独到性优势,今年我有机会去了一趟,受刺激了。举个例子,手机为什么能做这么薄?一个关键问题是解决散热,摩尔定律,芯片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功能越强大,释放的热量就越多,需要的散热设备散热空间就越大。但是以色列人解决了这个问题,芯片功能提升,热量反而下降。这样才能实现移动通讯,手机才能越做越薄。
这就是独到性优势,期望中国将来也会有这个优势。但现在中国经济整体而言不是靠独到性优势吃饭,中国经济高增长靠的是made in China,制造业是我们所有行业繁荣的基础,made in China靠的是China price,你会造我也会造,但是我比你便宜。
现在的新挑战就是......余下全文>>
● 去年8月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全球制造业成本变迁报告》,如果以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为100,那中国是96,只比美国低4个点。
● 比较优势在我看来就是两个,一个是成本优势,另一个是独到性优势。
● 要让坏消息飞一会儿,坏消息帮助我们调价。非得有一批人认为熬不到明天了,价格才能下来,才能重建我们的价格优势,才能为我们赢得时间去建立我们的独到性优势。
刚才我在听其他几位先生的报告时,想到了心电图。医生怎么看心电图呢?没有哪个医生说心电图上就是好的,下就是坏的。心电图就是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的,最糟糕的心电图就是平线一条。
现在我们老听到说要稳增长,那是不是稳成平线一条就很好呢?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人本身生理上就是有起有落的,所以经济增长也不一定起就是好,落就是坏。关键是要明白为什么起,为什么落。
中国的成本优势正在失去
最近政府在忙十三五规划,我就想到刚到北京念书的时候,那时候是六五,当时的计划指标是保四增五,GDP保住四个增长点,争取五个增长点,不敢想六以上的事。而后来可以达到十一、十二、十三,2007年,最高的季度增长率折成年率是15.1%!中国经济很复杂,你可以看不同的层面,可以看很多不同的数据,但是如果时间非常有限,又希望把握大势,那看什么?就是看中国的成本,同样的东西,你能造我也能造,但我的价格比你低一大截,中国经济就是靠这个吃饭的。
为什么成本低?中国老百姓的工资比发达国家低,所有的生产要素价格都比别人低得多。那你只要比别人肯做,比别人价格低,市场就是你的,需求会向你倾斜,拉一把就拉起来了。我总说,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就是两个海平面,过去靠人工筑坝拦着,坝一拆掉,高海拔的水就灌进来了。这个落差的势能释放,支撑了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增长。
那么今天的新问题是什么呢?反正我是没有料到这么快中国的成本优势就没有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没有了!
去年8月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全球制造业成本变迁报告》,如果以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为100,那中国是96,只比美国低4个点。
有人会说,工人工资涨得太快。但中国制造的成本不完全是工人的工资,我们的综合成本也在高速增长,这里头很大一块不是市场供求形成的成本增长。我们的综合成本跟发达经济体迅速靠近,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率下来最主要的原因。
转型目标是建立独特性优势
成本一上去,made in China就贵了,东西贵了一点,在一个全球化的市场里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动。为什么?因为中国还没有形成另外一个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在我看来就是两个,一个是成本优势,另一个是独到性优势。你老有别人造不出来的东西,这就是独到性优势,有了这种优势,你的东西贵一点甚至贵很多也没关系。比如苹果手机,这么贵,卖得还这么好,8年时间卖掉7亿部!
以色列国家不大,但有很多独到性优势,今年我有机会去了一趟,受刺激了。举个例子,手机为什么能做这么薄?一个关键问题是解决散热,摩尔定律,芯片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功能越强大,释放的热量就越多,需要的散热设备散热空间就越大。但是以色列人解决了这个问题,芯片功能提升,热量反而下降。这样才能实现移动通讯,手机才能越做越薄。
这就是独到性优势,期望中国将来也会有这个优势。但现在中国经济整体而言不是靠独到性优势吃饭,中国经济高增长靠的是made in China,制造业是我们所有行业繁荣的基础,made in China靠的是China price,你会造我也会造,但是我比你便宜。
现在的新挑战就是......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