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样迎接小暑的?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1 12:18
- 提问者网友:溺爱和你
- 2021-12-01 06:05
古代是怎样迎接小暑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归鹤鸣
- 2021-12-01 07:08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一般在7月7日至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准,也是入夏后的第五个节气。在汉语里,暑为热,小暑即小热,此时暑热之气尚未达到极致,因此得名“小暑”。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小暑有三候:“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鹰乃学习。”说的是小暑头五日凉风尽热风到来,后五日田野里的蟋蟀因为避热而躲到院子里,其后五日鹰感知秋肃杀之气将至而开始练习搏击长空。小暑节令之末,是我国传统的“三伏”之始,另有六月初一、六月六等也在此节气期间,小暑节令中有很多特定的习俗,这些风俗不仅有农耕民族的无奈,而且更多具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1小暑“祀灶”
在我国南方地区,六月有祭祀灶神习俗,分别在农历六月初四、十四和二十四三天“祀灶”三次,称之为“谢灶”。谚语“三番谢灶,胜于清醮”。祀时,以粉团、素食为主,与腊月祀灶有别。
2小暑“祭祀”
为了巩固丰收成果,人们还要在小暑前后祭祀虫神或者土地。在辽宁辽阳,农民要到谷子地里祭祀庄稼的保护神虫神。祭祀时,除了焚香,还要供上黏米饽饽。在山东滨州,人们在庄稼上挂上纸马,谓之“挂地头”,当地人称“报地功”。
3小暑“过小年”
在我国不少地区在小暑前后的六月初一保留着“过小年”的习俗:其中在山东人们这一天要吃饺子。在河南人们要在屋中、院内、麦场上摆上供桌,供上枣馍、瓜果和新麦,焚香燃炮,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后全家人再吃上一顿用猪肉、青菜、粉条等做成的“杂烩菜”。
4小暑“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5小暑“晒伏”
在每年小暑节左右的农历六月六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农历六月六日还是我国道家的“天贶(kuàng)节”,又名“晒宝节”,如果这天是晴天,寺庙会晒经书、法器。
6小暑“舐牛”
在山东临沂等地区小暑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名曰“舐牛”。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
7小暑“吃藕”
我国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因与 “偶”同音,故民俗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又因其出污泥而不染,与荷花同作为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适合夏天食用。吃藕具有清热凉血、通便止泻、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血散瘀等功效。
8小暑“食新”
在山东辽宁等地流传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9小暑“吃屠羊”
在我国鲁南和苏北地区小暑时节流行“吃暑羊”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10小暑“吃伏面”
在我国河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小暑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在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一般在7月7日至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准,也是入夏后的第五个节气。在汉语里,暑为热,小暑即小热,此时暑热之气尚未达到极致,因此得名“小暑”。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小暑有三候:“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鹰乃学习。”说的是小暑头五日凉风尽热风到来,后五日田野里的蟋蟀因为避热而躲到院子里,其后五日鹰感知秋肃杀之气将至而开始练习搏击长空。小暑节令之末,是我国传统的“三伏”之始,另有六月初一、六月六等也在此节气期间,小暑节令中有很多特定的习俗,这些风俗不仅有农耕民族的无奈,而且更多具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1小暑“祀灶”
在我国南方地区,六月有祭祀灶神习俗,分别在农历六月初四、十四和二十四三天“祀灶”三次,称之为“谢灶”。谚语“三番谢灶,胜于清醮”。祀时,以粉团、素食为主,与腊月祀灶有别。
2小暑“祭祀”
为了巩固丰收成果,人们还要在小暑前后祭祀虫神或者土地。在辽宁辽阳,农民要到谷子地里祭祀庄稼的保护神虫神。祭祀时,除了焚香,还要供上黏米饽饽。在山东滨州,人们在庄稼上挂上纸马,谓之“挂地头”,当地人称“报地功”。
3小暑“过小年”
在我国不少地区在小暑前后的六月初一保留着“过小年”的习俗:其中在山东人们这一天要吃饺子。在河南人们要在屋中、院内、麦场上摆上供桌,供上枣馍、瓜果和新麦,焚香燃炮,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后全家人再吃上一顿用猪肉、青菜、粉条等做成的“杂烩菜”。
4小暑“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5小暑“晒伏”
在每年小暑节左右的农历六月六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农历六月六日还是我国道家的“天贶(kuàng)节”,又名“晒宝节”,如果这天是晴天,寺庙会晒经书、法器。
6小暑“舐牛”
在山东临沂等地区小暑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名曰“舐牛”。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
7小暑“吃藕”
我国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因与 “偶”同音,故民俗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又因其出污泥而不染,与荷花同作为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适合夏天食用。吃藕具有清热凉血、通便止泻、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血散瘀等功效。
8小暑“食新”
在山东辽宁等地流传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9小暑“吃屠羊”
在我国鲁南和苏北地区小暑时节流行“吃暑羊”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10小暑“吃伏面”
在我国河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小暑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在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