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的佛学术语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1 01:59
- 提问者网友:沦陷
- 2021-02-10 12:51
功能的佛学术语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2-10 13:35
(梵samartha,藏nus-pa)
指能生有为法之果的功用势力。有关其中义趣,诸论之解说稍有异同。如《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云(大正27·200a)︰谓有为法,得势时生,失势时灭。得力时生,失力时灭。得士用时生,失士用时灭。得增上时生,失增上时灭。得功能时生,失功能时灭。炽然时生,萎歇时灭。增进时生,衰退时灭。兴举时生,堕落时灭。猛利时生,迟钝时灭。滋茂时生,枯萃时灭。和合时生,离散时灭。故有转变。复次转变有二种,一者自体转变,二者作用转变。(中略)若依功能转变说者,应言诸行亦有转变。谓未来世有生等功能,世有灭等功能,过去世有与果功能。故有转变。
此谓功能与作用两者虽然相似,但作用只限于现在、未来;功能却可通于三世。因此两者并非完全相同。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四云(大正29·409c)︰谓有为法,若能为因,引摄自果,名为作用,若能为缘,摄助异类,是谓功能。如前已辩。一切现在,皆能为因,引摄自果,非诸现在,皆能为缘,摄助异类。谓闇中眼,或有功能被损害者,便于眼识不能为缘摄助令起。然其作用非闇所损,定能为因引当眼故。由斯作用、功能有别。然于同类相续果生有定不定,摄引势力名为作用,亦名功能。若于异类相续果生,但能为缘摄助令起。此非作用,但是功能。
此谓能引生自果的力用称为作用,此种作用,也是引生自果的因。能摄助异类的势力称为功能,此种作用是缘,不是因。经部及唯识家将生种子之果的力用称为功能。有部所说与此大致相同,也是将生果的一种力用称为功能,但因《婆沙论》未说种子,因此无法论述其作用。
又,经部与唯识虽皆立种子,但二说不同,然二者皆将种子生果的势用称为功能。如《成唯识论》卷二云(大正31·8a)︰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成唯识论述记》卷二释云(大正43·302b)︰言本识者,显种所在。简经部师色、心等持种。亲生自果,简异熟因。望所生果非种子故。要望自品能亲生故。功能差别,简现行七转识等。望所生种,虽是因缘亦亲生果,是现法故,非名功能。故以功能显种子相。
指能生有为法之果的功用势力。有关其中义趣,诸论之解说稍有异同。如《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云(大正27·200a)︰谓有为法,得势时生,失势时灭。得力时生,失力时灭。得士用时生,失士用时灭。得增上时生,失增上时灭。得功能时生,失功能时灭。炽然时生,萎歇时灭。增进时生,衰退时灭。兴举时生,堕落时灭。猛利时生,迟钝时灭。滋茂时生,枯萃时灭。和合时生,离散时灭。故有转变。复次转变有二种,一者自体转变,二者作用转变。(中略)若依功能转变说者,应言诸行亦有转变。谓未来世有生等功能,世有灭等功能,过去世有与果功能。故有转变。
此谓功能与作用两者虽然相似,但作用只限于现在、未来;功能却可通于三世。因此两者并非完全相同。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四云(大正29·409c)︰谓有为法,若能为因,引摄自果,名为作用,若能为缘,摄助异类,是谓功能。如前已辩。一切现在,皆能为因,引摄自果,非诸现在,皆能为缘,摄助异类。谓闇中眼,或有功能被损害者,便于眼识不能为缘摄助令起。然其作用非闇所损,定能为因引当眼故。由斯作用、功能有别。然于同类相续果生有定不定,摄引势力名为作用,亦名功能。若于异类相续果生,但能为缘摄助令起。此非作用,但是功能。
此谓能引生自果的力用称为作用,此种作用,也是引生自果的因。能摄助异类的势力称为功能,此种作用是缘,不是因。经部及唯识家将生种子之果的力用称为功能。有部所说与此大致相同,也是将生果的一种力用称为功能,但因《婆沙论》未说种子,因此无法论述其作用。
又,经部与唯识虽皆立种子,但二说不同,然二者皆将种子生果的势用称为功能。如《成唯识论》卷二云(大正31·8a)︰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成唯识论述记》卷二释云(大正43·302b)︰言本识者,显种所在。简经部师色、心等持种。亲生自果,简异熟因。望所生果非种子故。要望自品能亲生故。功能差别,简现行七转识等。望所生种,虽是因缘亦亲生果,是现法故,非名功能。故以功能显种子相。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