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应收账款附注怎么写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0 13:52
  • 提问者网友:火车头
  • 2021-03-20 04:54
应收账款附注怎么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3-20 06:22
问题一:企业如何编写财务报告附注? 财务报表中的数字是经过分类与汇总后的结果,是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如没有理解这些数字所使用的会计政策和披露的内容,财务报表就不能充分发挥效用。因此,附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报表使用者只有全面阅读附注,才能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企业会计准则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二条规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4)现金流量表;(5)附注。 从上述规定可见,一套完整的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企业会计准则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三十二条规定,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那么, 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 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附注披露的信息应是定量、定性信息的结合,从而能从量和质两个角度对企业经济事项完整的进行反映,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2.附注应当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系统合理的排列和分类,有顺序地披露信息。由于附注的内容繁多,因此更应按逻辑顺序排列,分类披露,条理清晰,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以便于使用者理解和掌握,也更好地实现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3.附注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以有助于使用者联系相关联的信息,并由此从整体上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 4.附注披露的详细格式应符合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的一般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八条规定,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遵循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企业不应以在附注中披露代替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和计量,也就是说,企业如果采用的不恰当的会计政策,不得通过在附注中披露等其他形式予以更正,企业应当对交易和事项进行正确的确认和计量。对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产生严重怀疑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重要的不确定因素。由于企业在持续经营和非持续经营环境下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不同,产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不同,因此在附注中披露非持续经营信息对报表使用者而言非常重要。在非持续经营情况下,企业应当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原因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附注披露的顺序 附注应按照以下顺序披露:企业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对于企业基本情况的披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2)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如企业所处的行业、所提供的主要产品或服务、客户的性质、销售策略、监管环境的性质等。 (3)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 (4)财务报告的批准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财务报表的编制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如果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对企业能否持续经营产生重大怀疑时,则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这些不确定因素。如果会计报表不是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则企业在......余下全文>>问题二:应收账款附注怎么填写?考虑重分类吗? 编制会计报表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所以编制附注的时候也需要考虑。问题三:在做会计报表附注,里面有一项应收账款 后面有个账龄表格 分为一年内 1-2年 3年以上。这个该怎么填写呢? 比如10年初为20W,本期发生借方10万,那么 20W 1-2年 10W 1以内问题四:附注中应付账款的年限应该怎么天写 应付账款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这是买卖双方在购销活动中由于取得物资与支付货款在时间上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
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应以采购物资所有权转移至本单位的时间或实际上已接受约定劳务的时间为标志。所谓所有权转移至本单位,是指物资到达验收入库,或依合同规定物资所有权已发生转移。
但在实际工作中,应区别情况处理:在物资和发票账单同时到达的情况下,应付账款一般待物资验收入库后,才按发票账单登记入账。这主要是为了确认所购入的物资是否在质量、数量和品种上都与合同上订明的条件相符,以免因先入账而在验收入库时发现购入物资错、漏、破损等问题再行调账;在物资和发票账单不是同时到达的情况下,由于应付账款要根据发票账单登记入账,有时候货物已到发票账单要间隔较长时间才能到达,但由于这笔负债已经成立,应作为一项负债反映。为在“资产负债表”上客观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在实际中采用在月份终了将所购物资和应付债务估计入账,待下月初再用红字予以冲回的办法。
应付账款一般按应付金额入账,而不按到期应付金额的现值入账。如果购入的资产在形成一笔应付账款时是带有现金折折扣的,应付账款入账金额的确定按发票上记载的应付金额的总值(即不扣除折扣)记账。在这种方法下,应按发票上记载的全部应付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付款时获得的现金折扣,冲减财务费用。即
(1)企业发生的应付账款,不管是否有没有现金折扣,均应按应付的全部金额入账:
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在享受现金折扣的情况下,企业应于应付账款支付时,将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财务费用(按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   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66问题五:企业如何编写财务报告附注? 财务报表中的数字是经过分类与汇总后的结果,是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如没有理解这些数字所使用的会计政策和披露的内容,财务报表就不能充分发挥效用。因此,附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报表使用者只有全面阅读附注,才能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企业会计准则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二条规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4)现金流量表;(5)附注。 从上述规定可见,一套完整的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企业会计准则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三十二条规定,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那么, 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 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附注披露的信息应是定量、定性信息的结合,从而能从量和质两个角度对企业经济事项完整的进行反映,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2.附注应当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系统合理的排列和分类,有顺序地披露信息。由于附注的内容繁多,因此更应按逻辑顺序排列,分类披露,条理清晰,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以便于使用者理解和掌握,也更好地实现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3.附注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以有助于使用者联系相关联的信息,并由此从整体上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 4.附注披露的详细格式应符合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的一般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八条规定,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遵循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企业不应以在附注中披露代替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和计量,也就是说,企业如果采用的不恰当的会计政策,不得通过在附注中披露等其他形式予以更正,企业应当对交易和事项进行正确的确认和计量。对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产生严重怀疑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重要的不确定因素。由于企业在持续经营和非持续经营环境下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不同,产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不同,因此在附注中披露非持续经营信息对报表使用者而言非常重要。在非持续经营情况下,企业应当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原因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附注披露的顺序 附注应按照以下顺序披露:企业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对于企业基本情况的披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2)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如企业所处的行业、所提供的主要产品或服务、客户的性质、销售策略、监管环境的性质等。 (3)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 (4)财务报告的批准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财务报表的编制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如果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对企业能否持续经营产生重大怀疑时,则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这些不确定因素。如果会计报表不是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则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此应......余下全文>>问题六:应收账款的报表披露应包括哪些内容 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账款借方期末余额+预收账款借方期末余额-坏账准备问题七:有会计报表附注范本吗? 到这里 www.casc.gov.cn/...30.htm可以下准则指南,这个准则指南里有会计报表和附注的官方格式问题八:会计报表附注格式是什么? 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编辑本段编制原因   之所以要编制会计报表附注,首先,是因为它拓展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内容,打破了三张主要报表内容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又必须同时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限制。其次,它突破了揭示项目必须用货币加以计量的局限性。再次,它充分满足了企业财务报告是为其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的要求,增进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最后,它还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比如,通过揭示会计政策的变更原因及事后的影响,可以使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差异更具可比性,从而便于进行对比分析。 编辑本段内容   它是为了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做的解释。   一般地讲,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不符合会计假设的说明;   (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3)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5)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说明;   (6)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   (7)重大投资、融资活动;   (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说明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编辑本段编制形式   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形式灵活多样,常见的有以下五种:   1、尾注说明:这是附注的主要编制形式,一般适用于说明内容较多的项目;   2、括号说明:此种形式常用于为会计报表主体内提供补充信息,因为它把补充信息直接纳人会计报表主体,所以比起其他形式来,显得更直观,不易被人忽视,缺点是它包含内容过短; 会计报表附注3、备抵账户与附加账户:设立备抵与附加账户,在会计报表中单独列示,能够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有意义的信息,这种形式目前主要是指坏账准备等账户的设置;   4、脚注说明:指在报表下端进行的说明,例如,说明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和已包括在固定资产原价内的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原价等;   5、补充说明:有些无法列入会计报表主体中的详细数据、分析资料,可用单独的补充报表进行说明,比如,可利用补充报表的形式来揭示关联方的关系和交易等内容。 编辑本段附注内容   会计报表附注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一般而言,传统报表附注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l、企业的一般情况:包括企业概况、经营范围和企业结构等内容,必要时,还可对诸如上市改组时资产的剥离情况进行说明; 报表编审技术2、企业的会计政策:包括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会计期间、记账原则、计价基础、利润分配办法等内容,对于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企业来说,还要说明其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对于会计政策与上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企业,应说明其变更的情况、原因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3、会计报表主要项目附注:包括对主要报表项目的详细说朋,例如,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报表项目的异常变化及其产生原因的说明等;   4、分行业资料:如果企业的经营涉及到不同的行业,且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人的10%(含10%)以上的,应提供分行业的有关数据;   5、重要事项的揭示:主要包括对承诺事项、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关联方交易等内容的说明。   随着报表内容的日益复杂化,以文字辅之以数字来表述的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也将进一步增加以下信息:   (1)有助于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   (2)采用与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   (3)对......余下全文>>问题九:应收账款怎样看账龄? 如果其中一家往来单位的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大于期初余额,那我可以视期初余额的值为一年以内的,而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额算它为二年以内的畅
这样应该不可以的。你想想啊,期末余额大于期初余额,其差额肯定是本期发生的吧,所以应该是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而现在那个期初余额的值是一年以内,还是几年不能根据这个确定。要看明细来确定。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