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
请给一点专业的评论
急求
请给一点专业的评论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百家讲坛”推动大众了解经典的同时,一些由于其节目本身定位而带来的不利于大众解读经典的弊端,也凸显了出来。
首先,百家讲坛是以中国中央电视台为载体。而作为国家电视台,其播出的节目内容,就不可避免的有其权威性。它必须以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见解,主流观众的承受范围为限制,由此,其节目的播出内容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其次,百家讲坛节目中出现的演讲者或者演讲内容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而产生的,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主题。这样的选拔,其目的无非在于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同时将节目的受众扩大,提高节目在观众群中的影响力。然而,在这样选拔和选拔目的作用下,一些内容,特别是一些晦涩的、不能简化解读的经典内涵,势必就会成为牺牲品。从而,使观众无法对经典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当我们没有对作品有全面把握的时候,势必会在了解经典内涵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不利于经典本身的传承。就如,我们如果只读孔子和南子的故事,我们很可能就会认为孔子就是个大色狼,但事实上绝非如此。
再者,百家讲坛所聘用的演讲者确实是在所讲的经典中,有自己深刻的见解和解读。这些见解和解读是演讲者将所读的经典,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加以自身的思考,从而得到的。其得到的结论必然有其个性成分存在,其结论的有效范围必然与演讲者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经历有关,这便又形成了一个局限性。加之经过层层选拔,真正经典本身的东西更是少之又少。
以上种种,对于大众来说还只是一些客观的不利于解读经典的因素。
主观上,从心理学上讲,人做事都希望以方便的途径得到一个结果。解读经典的时候,普通大众自然也希望以一个快捷的方便的方式来进行,这才产生了名著解读、文学作品袖珍版这物。而百家讲坛也正好给人们提供了这么一个文化快餐。
百家讲坛所请到的演讲者,通常是在学术界有所名声的学者。他们在相应学科所取得的成就自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正是他们在学术界所取得的名誉,加上中央电视台这么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机构,使大众更愿意将他们所讲的内容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为什么会不假思索?因为这些对经典的解读,对大众而言可有可无,无足重轻,所以关于这些名家得出的解读是对是错,是偏是全,普通大众没有必要去关注,也就没有必要花费上时间去进行自己的思考。由此一来,大众便丧失了直接的,主动的去解读经典的机会。大众在这里只得到了一个名词性的结论,而丧失了动词性的解读的过程。
而即便,观众按照这些名家解读的思路,也进行了一番重新的思考,由于这些名家的明星效应,很容易也会得到相同的结论。而我们说,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拥有丰富的内涵,绝不仅仅是一个人两个人所能看透的。不同的人,结合不同的人生境地,应该得到不同的结果。经典就像一个点,它的周围有无数的射线,这些射线就是由经典可能引发出的解读。所谓利于解读应该是有助于大众这个群体去寻找到更多的更全面的理解或者说结果。而百家讲坛这种节目形式正好扼杀了这点。
再者,这样一种重复他人思路的方式,也无助于大众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能刘心武教会了大众解读红楼梦,易中天教会了大家解读三国,而当大众中的每一个个体,再次遇到一个新的经典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只能等待另一个大家来替我们解读,我们再去遵循其路呢? 所以,在我们看到《百家讲坛》掀起国学热,经典热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百家讲坛,无论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不利于大众解读经典。
应该有益
因为它是一个平台
可以使我们学到许多知识与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