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炁怎么读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8 09:21
  • 提问者网友:黑米和小志
  • 2021-03-27 18:42
炁怎么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3-27 19:20

读音:[qì] 
炁,qì同“气”,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 能量和生理 机能。 先秦和西汉时期,有不少论述炁的著作如《老子》、《列子》、《庄子》、《管子》、《 鹖冠子 》、《荀子》、《 淮南子 》、《黄帝内经》等 ,大多是 道家著作或与 道家有关的著作。
汉字释义

字音炁,读音:qì。
字形
部首:灬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五笔86:AQOU 五笔98:AQOU 仓颉:MUF,笔顺编号:15354444 四角号码:1033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081

详细字义
《康熙字典》记载
《巳集中》《火字部》炁
《广韵》去旣切《集韵》丘旣切。同气。详气部气字注。《 关尹子·六匕篇》以一炁生万物。[1]
《老子道德经序诀》: 五藏生五炁[2]。

炁的释义
1.“元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宋钘、尹文的“心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之“元气本体论”。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元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故元气学说在对人地万物的生成和各种自然现象作唯物主义解释的同时,还对人类生命的起源以及有关生理现象提出了朴素的见解。基于元气学说的对人类生命的认识,即是“元气论”。元气论对中医学、气功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在东汉时传来的印度佛教,经魏晋和南北朝而在南北各地广泛传播开来。为了能让中国人理解接受,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附会中国传统的儒、道学说,因此佛徒们也都大讲元气。如魏晋时的安世高、东晋时的道安、唐代的宗密等佛教大师都说过元气生万物,但是佛教的根本思想是“空”,是“心”,强调“心生万法”,“万法皆空”,元气只能处于“空”和“心”之下。因此,佛教是半截元气论者,元气概念只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一个环节。
儒道二家所信奉的元气生成论,在唐代受到佛教越来越严峻而且深刻的挑战和冲击,但这个理论和信念,并未被佛教的阵阵浪潮所湮没。相反,她不但在唐代受到道家的维护和阐扬,入宋后更成为理学冲决佛教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使佛教在宋代以降的思想界再无立足的尊严,佛教社会影响力逐渐下降。


各行术语
1、同“气”〖同“气”〗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曰道;揭日月、生五行,曰道;多于恒河沙数,曰道;孤则独无一侣,曰道;直入 鸿蒙而还归溟滓,曰道;善集造化而颉超圣凡,曰道;目下机境未兆而突而灵通,曰道;眼前生杀分明而无能逃避,曰道;处卑污而大尊贵,曰道;居幽暗而极高明,曰道;细入刹尘,曰道;大包天地,曰道;从无入有,曰道;作佛成仙,曰道。佛经五千四十八卷,也说不到了处;中庸三十三章,也说不到穷处;道德五千余言,也说不到极处。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炁也。
2、在中医中,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同时也具有生理机能的含义。在中医学术语中,炁的表达有各种不同的意义,如五脏之炁,六腑之炁,经脉之炁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3-27 21:34

  • 2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3-27 20:22
炁,qi,从旡从灬。内在的能量。
炁=能量,非物质肉体所需要的能量,是人的第一个灵体所需要的能量,炁"乃先天之炁,代表无极,比物质能量更为细腻。是现代科学所称的第四态,等离子态。追问跟气有什么区别吗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