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卞藏本的最新材料的出现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2 12:13
  • 提问者网友:精神病院里
  • 2021-04-01 18:34
卞藏本的最新材料的出现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4-01 20:10
2011年6月18日,在新华网振兴东北论坛里,网友“爱嗑瓜子”上传了一份标志有“上元刘氏图书之印”、“文介”钤印和“眉道人”题字落款的古籍《莫愁湖志》照片,并同时撰写了一篇“《莫愁湖志》“上元刘氏”钤印考”的帖子。
该贴认为:这份新材料出现的重要价值在于,当年引起红学界争议焦点的卞藏本题记中出现的钤印和落款人,在时隔五年之后,第二次同时出现在另一本书上,并且该书中有眉道人(即眉盦)的大量手抄笔迹。这五年来,上元刘氏钤印出现的比较多,但一直和文介、眉盦不发生关系。但在刚刚发现的《莫愁湖志》里,三者统一了。这就十分有力地验证了之前刘世德先生对卞藏本题记中“眉盦”、“上元刘氏”、“文介”就是一个人(即刘文介)的考证,进而从另一角度佐证了卞藏本的真实性和研究价值。新材料的出现为卞藏本的真伪辩论和深入研究引向了新的高度,打开了一扇新窗。
目前,因为新材料刚刚出现,还未得到权威专家的鉴定,但在红学网友中间已经引发了热烈讨论。《莫愁湖志》发现的钤印和此书中大量关于刘文介的信息对卞藏本真伪的重要意义还有待各方深入研究与考证!


自从2011年6月《莫愁湖志》发现以来到2012年底刘文介的后人被找到为止。这一年半时间里,卞藏本真伪之争也从白热化到最后逐渐归于平静。此间主张真伪的双方研究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辩论,此过程伴随一系列有利于主真者证据的发现,诸如《莫愁湖志》、《十三峰书屋全集》 、《施葆生先生墨迹》 、《望庐劫余印存》 、《孟晋斋藏碑目》 和“刘文介档案”等资料 ,还有刘文介后人的讲述 。凭借这些强有力的直接证据,主真方研究者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文章有力批驳了错误的主伪观点,证明了卞藏本不存在作伪,乃是名符其实的珍贵古抄本。例如:刘世德先生在《红楼梦学刊》上陆续发表《四论 <红楼梦>眉盦藏本——提供一项新证据》(2011年04期)、《五论<红楼梦>眉盦藏本——再答季稚跃先生质疑》(2012年01期,与于鹏先生合作)、《六论 <红楼梦>眉盦藏本——再提供一项新证据》(2012年03期)、《<红楼梦>眉本研究》(刘世德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3月版)。于鹏先生发表《卞藏本确为<红楼梦>古抄本》(《光明日报》2012年11月1日)、《卞藏本<红楼梦>与藏书家刘文介》(《光明日报》2013年3月19日)。王鹏先生发表《<莫愁湖志>“上元刘氏”钤印考》(《辽宁日报》2011年7月18日)、《证据胜于雄辩——<莫愁湖志>与卞藏本辨伪之我见》(《红楼梦研究辑刊》2011年12月第3辑)、《眉盦即是刘文介——浅辨季稚跃先生新文并商榷》(《红楼梦学刊》2012年01期)、《<莫愁湖志>“眉道人”笔迹考》(《红楼梦研究辑刊》2012年6月第4辑)、《眉盦生平考》(《红楼梦学刊》2013年02期)。与此对照,主伪方研究者如季稚跃先生发表《眉盦题记十回《红楼梦》抄本续考(二)》(《红楼梦研究辑刊》2011年12月第3辑)、曹震先生发表《卞藏本和上元刘氏藏印谈屑 》(《红楼梦研究辑刊》2011年12月第3辑)。此外,对卞藏本持有疑虑的萧凤芝先生发表《有关“眉盦题记”抄本《红楼梦》的几个问题》(《红楼梦学刊》2012年02期)、对卞藏本同样持有疑虑的高树伟先生发表《眉盦题记辨》(《红楼梦研究辑刊》2011年12月第3辑)。
除了上述《红楼梦》研究者们在报刊正式发表学术文章参与探讨外,卞藏本真伪之争在各网络红学论坛里的真伪论战更加直接、激烈。参与者除了上述撰文发表的一些研究者外,还包括所有对此话题有兴趣或主张某一方观点的众多红友们。相关帖子很多,代表性的如前期网名为“邱华东”的红友发表《杂谈《卞藏本》的真伪问题》(“抚琴居红楼梦文学社区”,2011年8月18日)、后期网名为“爱嗑瓜子”的红友发表 《如何理解“年方弱冠”?——就于鹏新文看曹震先生回应》(“抚琴居红楼梦文学社区”,2012年11月2日)。这些帖子的特点是都能就真伪问题展开深入的具备学术气息的专业讨论,帖子里所提及的内容也关涉到卞藏本真伪之争的方方面面。
于鹏先生在《卞藏本确为<红楼梦>古抄本》(《光明日报》2012年11月1日) 一文中,开篇有一句话:“有关《红楼梦》早期抄本卞藏本的题记作者刘文介的重要资料《孟晋斋藏碑目》在上海被青年研究者王鹏发现,该发现可称《红楼梦》卞藏本研究的重大突破,为长达六年的卞藏本真伪之争画上了句号。这是代表主真方在国内权威媒体上最正式、最直接的宣告。
诚然,卞藏本真伪的大辩论从卞藏本被发现之日起,就引起了红学界和网络上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辩论热潮也有几番起伏。自从《莫愁湖志》发现以来至今,比之以往争论的特点是在新证据、新资料的带动下,而进行的一场深层次的真伪辩论。新证据引来了新的辩论,这种辩论又促使更新证据的努力挖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直至最终解决问题的互动过程。这充分说明了,卞藏本真伪之争今日的终结,是包括真伪双方在内的研究者和广大红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卞藏本真伪之争在红学研究史上打下了鲜明的互联网时代红学的烙印。这场辩论的意义在于为红学研究中一切重大争议的最终解决提供了科学论证的样板,核心即是“正面的、直接的、而且还必须排除反证“的证据才具有说服力、才能够定性结论(引号中语言借用刘世德先生新著《<红楼梦>眉本研究》”后记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