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40,50,60岁生日时各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4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04:58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01-27 16:00
慈禧太后40,50,60岁生日时各发生了什么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罪歌
- 2021-01-27 17:09
40岁时日本第一次侵略台湾,并赔偿白银50万两。
50岁时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在海军方面战败,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军虽然取胜,却撤出越南。
60岁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辽东台湾澎湖被割占了,赔了2亿两白银,又支付了3000万两“赎辽费”。
总之,慈禧是中华民族的灾星。
50岁时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在海军方面战败,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军虽然取胜,却撤出越南。
60岁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辽东台湾澎湖被割占了,赔了2亿两白银,又支付了3000万两“赎辽费”。
总之,慈禧是中华民族的灾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1-27 20:25
顶二楼的
- 2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1-27 19:00
40岁立光绪为帝
50岁?????
60岁甲午战争失败,把台湾岛,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割给日本。
注:辽东半岛在沙俄的胁迫下,归还中国,原因是给沙俄军的行进带来不便,但中国必须给日本三千万两的“赎辽费”。
50岁?????
60岁甲午战争失败,把台湾岛,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割给日本。
注:辽东半岛在沙俄的胁迫下,归还中国,原因是给沙俄军的行进带来不便,但中国必须给日本三千万两的“赎辽费”。
- 3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1-27 17:52
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姓叶赫那拉氏,名杏贞[1]。慈禧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一个官宦世家。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那拉太后”、“西太后”等称之者;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慈禧太后出身叶赫部(今四平附近),那拉氏,父惠征,原为吏部笔帖式(八品),咸丰二年(慈禧选秀入宫之年)升为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四品)。清文宗逝世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大行皇帝皇后“母后皇太后”以及新皇帝生母“圣母皇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之东、西暖阁,故得“西太后”之称谓。
由于在其48年的统治期间,中国除了太平天国之乱外,还饱受外国侵略,中国国力日渐衰败。其执政能力颇受争议,加上中国传统对于女性执政的负面意见,过去对慈禧的评价几乎是完全负面的。近来,史学界逐渐开始有人从历史条件局限的观点,对慈禧当政提出多元化的评价。但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负面人物。
目录 :
1 大事记
2 评价
2.1 正面评价分析
2.2 负面评价
2.2.1 甲午战败之源
2.2.2 阻碍维新变法
2.2.3 辛丑和约之源
2.2.4 光绪之死
3 传说轶事
3.1 灭国传说
3.2 情感传言
4 两妹三弟
5 注释
6 参考书目
大事记:
1851年5月,选秀入宫,赐号懿贵人(但经常被称作为兰贵人)。
1854年,晋懿嫔。(清制后宫地位共分九级,依序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秀女)
1856年,生皇子载淳(后来的同治皇帝),当日晋懿妃。
1857年,晋懿贵妃。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皇帝率后妃宗室重臣等避祸承德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䜣留京与联军议和。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皇子载淳继位,以皇帝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八月,在恭亲王奕䜣支持下发动辛酉政变,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杀肃顺等八大臣,成功夺权,垂帘听政。
1862年,同治皇帝对圣母皇太后晋徽号“慈禧”。
1865年,罢议政王奕䜣职务,遭洋人、宗室、大臣疑问,旋又复职,但是对奕䜣开始有所戒备。
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因其无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位(即后来的光绪皇帝)。
1888年,光绪帝大婚,翌年亲政;慈禧继续“训政”。
1894年,皇太后六十大寿庆典;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致使在甲午战争战败。
1898年,因光绪皇帝发起戊戌变法,皇太后与守旧派大臣恐影响其势力,联合发动戊戌政变,杀六君子、囚光绪,后重行训政。
1900年,因义和团发起庚子拳乱,导致列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帝后被迫离京,前往西安避祸。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两宫回銮;皇太后及皇帝下诏罪己、行庚子新政。
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后一天,皇太后于11月15日下午五时病逝,后葬于定东陵;大行皇帝无嗣,由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位(即后来的宣统皇帝)。
按定东陵神牌上记载,皇太后叶赫纳拉氏生前死后得到的谥号全称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谥字23字,连皇后共25字,谥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及孝德与孝贞两位正宫皇后,为清代皇后中之最。
1928年,军阀孙殿英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了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慈禧定东陵,并盗挖慈禧临终时口含大如鸡蛋夜明珠一粒(夜明珠在宫内是太监装饰品)。溥仪在回忆录里提及:祖母慈禧太后夜明珠被盗事,并改馈赠给某位民初权贵夫人(宋美龄),让他耿耿于怀。
慈禧太后出身叶赫部(今四平附近),那拉氏,父惠征,原为吏部笔帖式(八品),咸丰二年(慈禧选秀入宫之年)升为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四品)。清文宗逝世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大行皇帝皇后“母后皇太后”以及新皇帝生母“圣母皇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之东、西暖阁,故得“西太后”之称谓。
由于在其48年的统治期间,中国除了太平天国之乱外,还饱受外国侵略,中国国力日渐衰败。其执政能力颇受争议,加上中国传统对于女性执政的负面意见,过去对慈禧的评价几乎是完全负面的。近来,史学界逐渐开始有人从历史条件局限的观点,对慈禧当政提出多元化的评价。但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负面人物。
目录 :
1 大事记
2 评价
2.1 正面评价分析
2.2 负面评价
2.2.1 甲午战败之源
2.2.2 阻碍维新变法
2.2.3 辛丑和约之源
2.2.4 光绪之死
3 传说轶事
3.1 灭国传说
3.2 情感传言
4 两妹三弟
5 注释
6 参考书目
大事记:
1851年5月,选秀入宫,赐号懿贵人(但经常被称作为兰贵人)。
1854年,晋懿嫔。(清制后宫地位共分九级,依序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秀女)
1856年,生皇子载淳(后来的同治皇帝),当日晋懿妃。
1857年,晋懿贵妃。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皇帝率后妃宗室重臣等避祸承德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䜣留京与联军议和。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皇子载淳继位,以皇帝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八月,在恭亲王奕䜣支持下发动辛酉政变,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杀肃顺等八大臣,成功夺权,垂帘听政。
1862年,同治皇帝对圣母皇太后晋徽号“慈禧”。
1865年,罢议政王奕䜣职务,遭洋人、宗室、大臣疑问,旋又复职,但是对奕䜣开始有所戒备。
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因其无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位(即后来的光绪皇帝)。
1888年,光绪帝大婚,翌年亲政;慈禧继续“训政”。
1894年,皇太后六十大寿庆典;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致使在甲午战争战败。
1898年,因光绪皇帝发起戊戌变法,皇太后与守旧派大臣恐影响其势力,联合发动戊戌政变,杀六君子、囚光绪,后重行训政。
1900年,因义和团发起庚子拳乱,导致列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帝后被迫离京,前往西安避祸。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两宫回銮;皇太后及皇帝下诏罪己、行庚子新政。
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后一天,皇太后于11月15日下午五时病逝,后葬于定东陵;大行皇帝无嗣,由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位(即后来的宣统皇帝)。
按定东陵神牌上记载,皇太后叶赫纳拉氏生前死后得到的谥号全称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谥字23字,连皇后共25字,谥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及孝德与孝贞两位正宫皇后,为清代皇后中之最。
1928年,军阀孙殿英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了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慈禧定东陵,并盗挖慈禧临终时口含大如鸡蛋夜明珠一粒(夜明珠在宫内是太监装饰品)。溥仪在回忆录里提及:祖母慈禧太后夜明珠被盗事,并改馈赠给某位民初权贵夫人(宋美龄),让他耿耿于怀。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