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秋季多肉植物要怎么养护?有没有人了解?

答案:4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04 17:53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10-04 00:23
秋季多肉植物要怎么养护?有没有人了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10-04 00:43
现在很多人喜欢在家中或者办公室摆放些植物,一来可以净化空气,二来具有不错的观赏性,作为点缀风景。一般来说,摆放植物主要考虑光照、水分、营养等因数。其中的多肉植物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下多肉植物改怎么养护吧!
一、土壤多肉植物对土壤的基本要求:疏松透气,排水、保水性好,含一定量的腐殖质,颗粒度适中,没有过细的尘土,呈弱酸性或中性(少数种类可以为微碱性)。对多肉植物来说,市场上出售的培养土大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有经验的爱好者多自行配制。什么样的培养土算优质呢简单说,应是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具一定团粒结构、能提供植物生长期所需养分的砂质壤土。
二、浇水多肉植物必须适时补充水分以供生长发育之需,而决不是像某些人认为的“宁干勿湿”。当然对地栽植株,浇水次数可以少一些。大多数多肉植物和自根栽培的仙人球类,浇水很难掌握,主要表现在浇水的适时性上。熟悉植株的生长情况对掌握浇水技术很有帮助,一般生长特别旺盛的植株和开花孕蕾期的植株,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对它们的浇水尽量应适时:而一些生长基本停滞的老龄大球,则浇水次数要少。最后浇水要考虑气温、空气湿度、温室通风情况、盆的大小与材质、根有没有下伸到砂床上等情况,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判断盆内是否缺水。
三、空气湿度因为栽培场所的条件限制,许多植株刚买不久就出现了褪色,叶尖枯焦、干瘪、植株提前老化等现象。而这一点在大棚种植中是看不到的。虽不致死但观赏性却会大打折扣。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很简单即:用细嘴喷壶喷雾。
四、施肥冬型种和中间型植株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施肥时间可在天气晴朗的上午,并注意肥液不要溅到植株上。夏型种则不必施肥。
五、温度温度在15~28最适宜,温度在5~35是植株忍受极限。以上就是关于多肉植物养护方面的一些分享,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需要提醒下的是:夏季浇水应该选在清晨和傍晚以后,避免中午高温时浇水。浇水时避免洒在叶片上,应当浇在土中,叶片上的水珠应及时吹散。满意请点个赞!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duile
  • 2021-10-04 03:43
养护关键:如果依照这个思路,只能得出养护多肉植物关键在于水的结论,这就错了。事实上养护多肉植物的关键不在于水,而在于土。不管用什么材料配制,都要以透水透气为标准。例如以6份园田土与4份中粗的黄砂均匀混和配制的,若少许加点基肥更好。用这样的土盆栽多肉植物,水浇多了没事,淋雨也不成问题,连梅雨天也能对付。顺便提醒大家的是: 1.盆栽时不可两手用力压土。 2.刚上盆的多肉植物应用喷壶浇水,或者浇在手上,让水经指缝缓缓流人盆内,如近期有小雨更好。这样盆土能确保良好的透水、透气性。 3.时间长了,透水透气性差了,必须松土,最好是翻盆。 4.若栽在瓷盆里,可在盆下方放一层碎砖,增强透水透气性。养护细节:以水为例。浇水的一般常规是不干不浇,浇则必透。对多肉植物而言,所谓”干”就是生长期要等盆土里里外外都干了才浇水,且要浇足。不过仅知道这些还不够,还要注意以下细节: 1.浇多少水。生长期要多浇水,碰到雨天要让它淋雨;夏季休眠期少浇水,0℃以下的冬季休眠期一般不浇水。 2.如何浇水。生长期且温度高时当头浇,能”人工降雨”更好。生长期而温度较低时,浇在盆土上。0℃左右时若浇水,千万不可浇在植株上。 3.炎夏35℃左右时应起大早浇水,不要晚上浇,更不可在烈日下浇。 4.对湿度要求高的种类,一天喷几次雾,增加空气湿度,滋润茎叶。养护空间:多肉植物生长期的最佳养护空间应是大自然,且越开阔越好。楼顶上光照充足,通风佳,有雨淋,更有秋露滋润,病虫害少,所以多肉植物长得特别好。当然,养护空间要有相关的配套设施,如黑网。炎夏有黑网遮阳,多肉植物可缩短夏休眠期。此外,封闭阳台、塑料大棚比较适合冬季养护,这样能缩短冬休眠期。休眠期缩短就意味着花长得快,能早成型。特别养护:盆栽多肉植物,不少人过不了”度夏”和”越冬”这两关。夏休与冬休期间的养护可称之为特别养护。其内容是多方面的,以多肉植物的搬进、搬出问题。 1.时刻关心天气预报(温度与霜冻),冬天搬进能推迟就推迟。 2.春天搬出一般在清明前后(因地而异),不宜过早。 3.大多数多肉植物一旦搬进,整个冬天就在暖房内生长。不要随便开窗,更不可因某一天暖和,搬出去晒太阳。 4.少数多肉植物的习性适宜搬进搬出。如仙人葡萄,只要有阳光,可白天搬出,晚上搬进,让它呈现的玛瑙红色更有透明感。特殊养护多肉植物有共性,也有个性。针对个性一面的养护就是特殊养护。如玉吊钟的特殊养护就是修剪,使它长出色彩斑斓的新叶。而莲花掌的特殊养护就是常翻盆,只让一座莲花掌长大、长美。分别养护以光照为例,同一品种的多肉植物分别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养护,生长的情况往往不一样。通过比较,可能就会给你灵感,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如五星豹皮花,先让它在少有光照的地方生长,它迅速长高,后支撑不住挂下,再移到光照充足的地方养护,它长粗长壮,依旧悬挂,并在悬崖处开花。这种新造型的诞生就是分别养护的功劳。目标养护大多数多肉植物有鲜明的个性,体现在根、茎、叶、花、果、刺、绒等方面,有的还能变色、变形,有的能创造整体的美。面对这样的多肉植物,我们心中要有一个培育目标,而全部的养护就是向这一目标迈进。如白马的目标之一就是塑造整体的自然的丘陵风光。又如黄丽的目标之一就是在悬崖处开一朵“蒲公英”花。在目标养护的基础上如果能再有创新的思路,就更能显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如通过逆思培育的火祭便有创新色彩。
  • 2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10-04 02:15
秋季虽然不冷不热但却非常干燥,因此想要在秋季养护多肉植物,以下这些小技巧不要忽略哦。 1、了解自己的多肉植物属于哪种类型;根据多肉植物的习性,一般分为冬型、夏型和春秋型。所谓冬型,即夏天休眠,冬天生长。夏型则是冬天休眠,夏天生长。春秋型为夏、冬休眠,春、秋生长。 2、播种、嫁接、扦插皆相宜;9月份无论是播种、嫁接、扦插等都很适宜。在冬季开花的品种,这时可进行翻盆换土。换盆时可对其根系修剪,去掉腐烂、中空的老根,将过长的根系剪短,以促发健壮的新根;新栽的植株不要浇太多的水,可经常向植株喷水,以利于根系的恢复和新根的生长。 3、干透浇透,见干见湿;俗话说浇水三年功。当前,多肉界流行一句话“干透浇透”,其实这话也没错,步入秋天后,无论是夏型种或冬型种的品种,应尽可能地在午前充分浇水,既满足植株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又要避免土壤积水,若遇秋雨连绵则要注意排水防涝。 4、避免阳光直射;秋高气爽时,一些“多肉迷”迫不及待的想给“肉肉”好好补补阳光。但如果一下子转入全日照模式,多肉还是比较容易受伤的,建议幼苗最好能放在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养护,逐渐减少遮阴时间,让肉肉有一个缓冲适应期。
  • 3楼网友:duile
  • 2021-10-04 01:01
现在很多人喜欢在家中或者办公室摆放些植物,一来可以净化空气,二来具有不错的观赏性,作为点缀风景。一般来说,摆放植物主要考虑光照、水分、营养等因数。其中的多肉植物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下多肉植物改怎么养护吧! 一、土壤多肉植物对土壤的基本要求:疏松透气,排水、保水性好,含一定量的腐殖质,颗粒度适中,没有过细的尘土,呈弱酸性或中性(少数种类可以为微碱性)。对多肉植物来说,市场上出售的培养土大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有经验的爱好者多自行配制。什么样的培养土算优质呢简单说,应是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具一定团粒结构、能提供植物生长期所需养分的砂质壤土。 二、浇水多肉植物必须适时补充水分以供生长发育之需,而决不是像某些人认为的“宁干勿湿”。当然对地栽植株,浇水次数可以少一些。大多数多肉植物和自根栽培的仙人球类,浇水很难掌握,主要表现在浇水的适时性上。熟悉植株的生长情况对掌握浇水技术很有帮助,一般生长特别旺盛的植株和开花孕蕾期的植株,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对它们的浇水尽量应适时:而一些生长基本停滞的老龄大球,则浇水次数要少。最后浇水要考虑气温、空气湿度、温室通风情况、盆的大小与材质、根有没有下伸到砂床上等情况,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判断盆内是否缺水。 三、空气湿度因为栽培场所的条件限制,许多植株刚买不久就出现了褪色,叶尖枯焦、干瘪、植株提前老化等现象。而这一点在大棚种植中是看不到的。虽不致死但观赏性却会大打折扣。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很简单即:用细嘴喷壶喷雾。 四、施肥冬型种和中间型植株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施肥时间可在天气晴朗的上午,并注意肥液不要溅到植株上。夏型种则不必施肥。 五、温度温度在15~28最适宜,温度在5~35是植株忍受极限。以上就是关于多肉植物养护方面的一些分享,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需要提醒下的是:夏季浇水应该选在清晨和傍晚以后,避免中午高温时浇水。浇水时避免洒在叶片上,应当浇在土中,叶片上的水珠应及时吹散。满意请点个赞!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