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唐朝科举制度

答案:6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4 07:09
  • 提问者网友:沦陷
  • 2021-02-13 17:39
唐朝有人评价科举制度:“大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其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

A.加强了思想控制

B.选拔了大量人才

C.提高了庶族地位

D.阻碍了学术进步

答案应该是A,为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2-13 18:44
道理很简单只有学了皇帝想让你学的思想你才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2-13 21:49
a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䌸;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 2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2-13 21:36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出自唐人赵嘏(《唐摭言》,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 赵嘏写这诗的意思是: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由于应举者多,录取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年轻,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 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一般地主提供了做官的途径,加强了思想控制,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 3楼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2-13 21:27
这个答案是A 这个题要分析题干本身,他不是笼统的问科举制度的好处,而是“大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句唐人的诗,评价了科举制度的哪方面。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太宗皇帝李世民真是有手段有长远的策略眼光,他通过科举制度,为自己的国家笼络了大量的人才(英雄),把他们纳入国家体制而不至于造反。而且使得天下豪杰都皓首穷经,埋头书卷,一生耗费大量时间在读书上,考上的时候大多年纪很大,白了头。从而就加强了对他们的控制。 所以环顾答案,自然是选择A
  • 4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2-13 21:06
A
  • 5楼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2-13 20:22
思考这个问题,必须联系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和意义。 科举之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是自汉至南北朝采用的主要选官方式。这种制度下,选官的主要权力在于地方豪族,他们掌握了地方舆论,控制了士人誉望的品评,谁能被推荐上去,通常都由这些豪族(世族)来决定。皇帝只能给这些被推荐上来的人才(基本上是地方世族的关系户)判定等级,然后授官。 科举制施行后,举子们可以被推荐,也可以入学参加考试,还可以投牒自举,向州县报名参加发解试,最后一起到京城参加考试,取舍决定权在于皇帝(委派亲信大臣主持考试)。这时的进士必须称天子门生,禁止和主考官拉关系。这样,天下英才,不都争着做天子门生吗?所以通过考试录取的进士们,对皇帝都是死心塌地。难怪唐太宗看着这些考生们要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 从这个意义上,科举制使得举子们在思想上与皇帝高度保持一致,当然是加强了思想控制。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