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历史版的“昭君出塞”前后过程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7-29 11:19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7-29 11:41
在中国五千年的古代史中,至今仍留在人们记忆中的美女有四人,王昭君是一位。而西施、貂蝉、杨玉环三人皆因殃及国政被称为美女祸水,成也美丽,败也美丽。其实美不是错,称她们为祸水,也是无辜,真实的情况是美被利用了。真正可叹的还是那句老话:红颜薄命。
四美女中,王昭君人生经历之曲折为最。她的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并用三个字来概括,即出塞前是屈;出塞后是惨;死后是怨。至于异域和亲之大义,可为身后今人给她的意外收获。这个大义也是建立在她美丽的基础之上的。因为与昭君一同出塞的还有其他四名宫女,皆因其美不比昭君,所以便没有身后这千秋殊荣了。
王昭君是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秭归县)人王穰之女,姓王名嫱字昭君。晋时为避司马昭讳,时人也称她为明君和明妃。西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她被选入宫中,年方17岁。因为汉元帝召幸宫女凭画像,所以初次入宫的宫女们都不惜重金贿赂画工,想把自己画美点,好让皇帝召幸。昭君初入宫廷,一来不懂这些规矩,未备贿金;二来她芳容绝代,貌美天成,又生性奇傲,画前未给画工毛延寿润笔费。毛延寿是杜陵人,最善于写生,但生性贪婪。他在画王昭君眼睛时,便张口暗示说:“这画人的传神之笔在于点睛,真是一点千金啊。”昭君虽心领神会,但并未买账。毛便有心损毁昭君美貌,把那点该点到昭君眼睛上的丹青,点到她的脸上,且十分美貌只画一二分,还草草描成,毫无生气。就是这张画,屈了昭君前半生。
不久,匈奴已经老病得快要死的呼韩邪单于来朝,要娶汉人女子为妻。元帝正苦于无法抵御匈奴的侵犯,见呼韩邪单于前来求婚,正好可以进行政治和亲外交,决定赐五名宫女给他。元帝取出未曾召幸的宫女图,看也未看提起御笔任意一点,即把绝代美人送于呼韩邪单于。到呼韩邪单于临别那天带昭君等向元帝辞行时,元帝见昭君丰容盛装,光照汉宫,无人能比,好一阵心痛。本欲借故留下昭君,又恐失信胡人,且怕臣民谤己好色,没奈何镇定心神嘱咐昭君数语,拂袖回宫,当即找来昭君画像,与真人之美有天壤之别,于是追查毛延寿欺君不道,立处死刑,并抄没其家,得资财百万。且贪且欺,该死。
昭君出塞来到匈奴,即与呼韩邪单于成婚,号宁胡阏氏,岁余生下一男孩。不久呼韩邪单于病死,其长子雕陶莫皋即位,称若革是单于。这个混蛋儿子见昭君华色未衰,强占为妻室。昭君不从,上书汉朝要求回汉宫。此时元帝已死,成帝即位,成帝敕令她从胡俗。可怜昭君一介女流,独自沦落塞外异域,如何反抗?境遇可为一个惨字。
王昭君成了后单于阏氏,旋复生了二女,后来昭君便老死塞外,葬于匈奴,据传墓地在今归化城南30里处。北方秋冬草木枯落,而王昭君墓旁树木、草色青青,方向朝南,时人呼为青冢。杜甫有诗感慨: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个怨字恐怕不是王昭君独有的,也留给了今人。后人因她红粉飘零,远入夷狄,以她的故事谱入汉乐府,名《昭君怨》。也有人说她跨马出塞,马上自弹琵琶,创成此曲,如泣如诉。《昭君怨》的主题便是怨恨汉元帝。
历史上有人认为,王昭君之所以出塞,是因为毛延寿忧国忧民设下的救国之计,怕王昭君一朝得宠成为妲己式的人物而祸国殃民。今天看来,毛延寿只是宫廷内区区一画工而已,恐怕也没有此等政治觉悟,而真实情况是今人和古人同有的一个无法抗拒的贪欲在作祟,最终触怒龙颜,误人害己。
据史料记载,昭君出塞和亲,在呼韩邪单于当政时期,汉匈边界尚算安宁,没有发生大的冲突,但好景不长。可也有人认为汉室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却用妇人安邦息事,实在是有伤国体。其实昭君出塞时离西汉灭亡只有不到50年时间,那时的汉室统治已风雨飘摇,国力衰微,和亲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否则多情的元帝又怎会把美女拱手送人?昭君出塞后,元帝备感愁绪无聊,恹恹成疾,不久便相思归天。堂堂天子且不能庇一美人,而屈服于胡人和亲之压力,此等皇帝,归去也罢。但后人对昭君出塞和亲评价至高:“为救苍生离水火,敢教薄命葬烟尘”,便是写照。不知元帝九泉下是否汗颜?
- 1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7-29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