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都有什么公式?
答案:6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05:24
- 提问者网友:萌卜娃娃
- 2021-02-24 09:53
匀变速直线运动都有什么公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旧脸谱
- 2021-02-24 11:00
原发布者:博爱平凡
推导:,推导:推导:
(1)
(2)
(1)从运动开始,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
υ1::υ2:υ3:…:υn=1:2:3:…:n(提示:)
(2)从运动开始,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
S1:S2:S3:……:Sn=12:22:32:……:n2(提示:)
(3)从运动开始,在第1个T内,第二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
SⅠ:SⅡ:SⅢ:……:SN=1:3:5:……:(2N-1)(提示:SⅠ=S2-S1)
(4)从运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tⅠ:tⅡ:tⅢ:……:tN=1:():():……:()
t总=tⅠ
△S=SⅡ-SⅠ=S-SⅡ=……=SN-SN-1=aT2=恒量
推论:第n个T时间内的位移和第m个T时间内的位移之差:Sn-Sm=(n-m)aT2
推导:,推导:推导:
(1)
(2)
(1)从运动开始,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
υ1::υ2:υ3:…:υn=1:2:3:…:n(提示:)
(2)从运动开始,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
S1:S2:S3:……:Sn=12:22:32:……:n2(提示:)
(3)从运动开始,在第1个T内,第二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
SⅠ:SⅡ:SⅢ:……:SN=1:3:5:……:(2N-1)(提示:SⅠ=S2-S1)
(4)从运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tⅠ:tⅡ:tⅢ:……:tN=1:():():……:()
t总=tⅠ
△S=SⅡ-SⅠ=S-SⅡ=……=SN-SN-1=aT2=恒量
推论:第n个T时间内的位移和第m个T时间内的位移之差:Sn-Sm=(n-m)aT2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2-24 15:55
S=1/2 at²
vt²-vot²=2as
最有用的两个
- 2楼网友:等灯
- 2021-02-24 15:44
算速度用Vt=Vo+aT 或者Vt^2-Vo^2=2aS
算位移用 S=VoT+1/2aT^2 或 Vt^2-Vo^2=2aS
加速度可以 用他们反推或者 用 F合=M*a
- 3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2-24 15:14
1.如题,s3和s7已知,设v3和v7分别为第三秒和第七秒初的速度,分别带入位移公式s3=v3*t 1/2att,s7=v7 1/2att,由于都是一秒内的运动距离,所以t=1,s3=v3 1/2a,s7=v7 1/2a,可得v7-v3=s7-s3。由于是匀加速直线运动,v7和v3差4秒,所以v7=v3 4a,所以a=(s7-s3)/4。有了a,则任意时刻的速度和位移可求,所以选bd。 2 设一物体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为a,在t秒中运行了s米。初速度为vo,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平均速度为v。c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等于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vo a*t/2=1/2*a*t 当v0为0时,由以上两式可得v=v1,所以结论成立。
- 4楼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2-24 13:37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 4、密度的定义式 求物质的密度:ρ=m/V 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ρ 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 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 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 5、浮力的计算 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功的定义式:W=Fs 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 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 对于提升物体来说: W有用=Gh(h为高度) W总=Fs 10、斜面公式:FL=G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 Q吸=cmΔt (Δt=t-t0) Q放=cmΔt (Δt=t0-t)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 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 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 ( Q放=qm) 15、电流定义式:I=Q/t (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 ) 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 19、电功的计算:W=UIt 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 21、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1+……
- 5楼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2-24 12:29
1.平均速度 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 vt²-vot²=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t/2为下标)
4.末速度 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 Vs/2=(Vo²+Vt²)/2 (s/2为下标)
6.位移 S=V平·t=Vo t+½at²
7.加速度a=(Vt-Vo)/t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