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佛语中前因后事怎么解释?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30 15:09
  • 提问者网友:心如荒岛囚我终老
  • 2021-04-30 03:34

圆瑛大师曾开示弟子说:‘欲无烦恼须学佛,知有因缘不羡人。’我们要牢记心中,可以减少许多烦恼,心身得到自在安乐。佛教除说现世因...这样因缘原理,正是佛教对于人们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唯一正确的解释,这就是佛教的人生观的基本认识。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佘樂
  • 2021-04-30 04:15

经典的一句就是“ 有因,必有果。”直接简单明了的阐述了因果的本质。这种同时互存和异时互存关系,其实也就是佛教所谓因果的关系。例如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芽的发展,这是异时互存的因果关系。例如:以老师为主,那么老师就是因,学生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学生为主,那么学生就是因,老师就是果。这是同时互存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非常错综复杂,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这一果,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另一果。总之通过正面和反面来说明,事实上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因,当然更没有一个绝对的果。圆瑛大师曾开示弟子说:‘欲无烦恼须学佛,知有因缘不羡人。’我们要牢记心中,可以减少许多烦恼,心身得到自在安乐。佛教除说现世因果之外,还有三世因果,就是,现在世、过去世,未来世因果互存的关系,经中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佛说四谛、十二因缘法门,也就是具体的说明三世因果的道理。依此看来,所谓因果道理,其实就是因缘的原理。这样因缘原理,正是佛教对于人们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唯一正确的解释,这就是佛教的人生观的基本认识。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导致的后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
佛教谓使事物生起﹑变化和坏灭的主要条件为因,辅助条件为缘。因,指引生结果的直接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如一朵盛开的花,其种子就是"因",使种子发芽、成长到开花所不可或缺的水分、阳光、土壤等,就是"缘"。

  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罗;犯上品十恶者落地狱,中品十恶者堕饿鬼,下品十恶者沦畜道。
  一切诸果 皆从因起 一切诸报 皆从业起 《华严经》
  三世因果 循环不失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涅盘经》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假使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 《大宝积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4-30 04:55
指原因与结果。此为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世界一切诸法的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亦即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以时间的因果关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后,此称为因果异时;但若就空间而言,则如束芦之相倚相依的情形,此乃广义的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同时。

  因果,简略言之,亦可说是原因与结果。能够使诸法(某些事物、现象)生起的是因,被生起的是果。因者是能生,果者是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