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①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23:27
  • 提问者网友:爱唱彩虹
  • 2021-01-03 05:4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4题。  ①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②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③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1)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结合段①,谈谈你对“苦旅”一词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段②中,作者指出人的悲剧性命运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条列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不少中国古代诗歌,意在说明什么问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段③中,作者说:“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①这一句中“家”和“无边的旷野”分别指什么?②这是一个选择问句,结合文意,说出作者的倾向和态度。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1-03 06:09
答案:略解析: (1)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磨难。因此,把人生的旅途说成是一场苦旅。(2)①在于人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惦记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②在于“人无法还家”;③还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3)一方面表明人总是“时时刻刻惦记着”自己的家和家乡;另一方面表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4)①“家”是指人的精神归宿;“无边的旷野”指人没有精神归宿。②虽然是问句,却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希望人能找到精神上的归宿。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等灯
  • 2021-01-03 06:21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