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九日齐山登高这首是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0 16:44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1-09 18:55
九日齐山登高这首是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1-09 20:19
一、表达了诗人既有放浪沉醉的自嘲自勉,又有世事沧桑,光阴易逝的的感叹,诗人通过表面的超然物外,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与感慨。
《九日齐安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为安抚友人张祜的失意情绪而作,诗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来排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落后、消极的一面。
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或者另一种回答: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

二、附原文如下: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沾 同:沾)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创作背景】
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三、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鸠书
  • 2021-01-09 21:40
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同病相怜之感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