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克己...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3 19:51
  • 提问者网友:温柔港
  • 2021-04-13 13:07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克己复礼》)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诲人不倦》)
(1)从以上文字分析礼和仁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孔子认为此时可以与子夏谈《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封刀令
  • 2021-04-13 13:21
(1)人如果不仁,怎么对待礼呢?人如果不仁,怎么对待乐呢?礼能后于仁义吗?即以仁义等道德修养为基础,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外在形式。(意对即可)(2)孔子以绘画作比喻,只不过是解释诗句罢了,而子夏由此联想到了礼制,是孔子没涉及的,子夏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语言之外的寓意,有极强的悟性,所以孔子觉得可以跟他谈诗了。(意对即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4-13 13:50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