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后,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低,沉淀物的放射性高。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培养时间过长B.培养时间过短C.搅拌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9:46
  • 提问者网友:黑米和小志
  • 2021-01-03 04:15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后,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低,沉淀物的放射性高。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培养时间过长B.培养时间过短C.搅拌不充分D.离心时转速过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1-03 04:50
AB解析32P标记后,正常情况上清液中只有噬菌体外壳(蛋白质不含P),因此没有放射性,沉淀中有被注入噬菌体DNA(含32P)的大肠杆菌,因此有放射性。
若培养时间过短,则有部分噬菌体没将DNA(含32P)注入大肠杆菌,离心后它们留在上清液中;若培养时间过长,则有部分大肠杆菌已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部分噬菌体DNA一条链含32P),离心后它们也在上清液中,这两种情况上清液都会带有放射性。
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参B2P45第1节第5行起)都是设法将空外壳和被注入噬菌体DNA的大肠杆菌分开;若搅拌不充分,极端情况可设为所有空外壳均附着在大肠杆菌上进入沉淀,则上清液无外壳也无放射性,即使搅拌充分,在培养时间适宜时,进入上清液的也只有空外壳,也没有放射性,所以搅拌程度并不是上清液有放射性的决定因素。
离心是利用比重不同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在培养时间适宜时,转速高低只影响上清液空外壳集中程度,影响沉淀中被注入噬菌体DNA的大肠杆菌的集中程度,并不影响放射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毛毛
  • 2021-01-03 06:00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