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见性成佛是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01:31
  • 提问者网友:wodetian
  • 2021-03-09 09:37
见性成佛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3-09 09:46
问题一:怎样正确理解“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是中国佛教禅宗的核心思想,也是佛教传播到中国以后完全中国化的主要标志。举个例子说,目前还存在的佛教密宗所主张的成佛方式是“身口意”的方法。就是说只要你做到你的身体、说话和思想和佛一样了,你就成佛了。当年佛教密宗和禅宗同时传播到西藏,就是因为在这一点上密宗战胜了禅宗。另一个例子是净土宗,净土宗主张只要时刻念阿弥陀佛,就可以被接引到西天净土,在那里涅槃成佛。而佛教禅宗认为,成佛的宗教实践根本不是那么复杂,甚至那些方法与成佛是有妨碍的。禅宗的观点是,一个人能否成佛关键在于他心中对人世之苦的认识,只要他认识了,就可以成佛。而且禅宗进一步发展了佛教对人的本性的看法,禅宗认为人都是有佛性的,这是人成佛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佛。人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为人的佛性被人的种种欲望遮蔽了,没有被见到。所以,禅宗提出了“明心见性”的成佛宗教实践。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心中明了人世之苦,见到了自己的佛性就可能立即成佛。而且这是成佛的唯一途径。禅宗的这个思想,是对释迦牟尼佛关于“佛者、觉也”思想的发展,同时解释了释迦牟尼佛的“顿悟”的本来含义。所谓人的成佛就是人的觉悟,而人的觉悟在禅宗看来只在一念之间,这就是顿悟的意思。中国民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就是对禅宗这个思想的一个概括性的解读。这也是表达了禅宗认为成佛在一念之间顿悟的思想。禅宗提出这个思想以后,标志佛教在中国完成了最高发展阶段。此后佛教再也没有提出新的思想。同时,佛教在中国的其他宗派也就逐步消亡了。目前除佛教禅宗以外,只剩下净土宗和西藏密宗。而净土宗也同意禅宗的这个思想,提出了“禅净同修”的宗教实践。当然,密宗是反对禅宗的这个观点的。以上就是佛教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实际内容。问题二:见性成佛的意思,如何才能达到 哥啊!每个人的本性都是佛,经过领悟,一个人见到自己的本性就可以成佛。
如何达到需要自己的悟性啊!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于万象景中一心不动即可见性 这是修佛种顶峰的追求。 阿弥陀佛,佛法无边。问题三: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是什么意思哦? 这是禅宗对其理论的主要特点的一个概括。此四句连用出现较晚,主要见于宋代及其以后的禅籍中,但它们所反映的思想在禅宗产生时期就具有了。宋代禅僧把它们说成是自释迦牟尼以来就有的信条,实际上它们是中国禅宗的创造。
据《五灯会元》卷一,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法会上拈花示众,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心领神会.知其意旨。于是释迦佛便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檠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所谓“正法眼藏”这种“微妙法门”,就是指的禅宗教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指禅宗教理不依靠文字流传,是在传统佛教经典之外传承的教义。禅宗之所以提出这种主张,是认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不认识文字,不能阅读佛教经典,也同样可以把握骸理。早期禅僧大多文化素养低下,没有能力像义学法师那样精通佛典,他们的修行贯彻在劳作之中,而不是体现在研究弘扬经典上。这种思想正是基于禅僧的现实需要产生的。
同时,这种轻视传统佛教经典的口号也是针对注重义学的诸派提出的,用以表明禅宗优于其他佛教诸派。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分别出现在唐代多种禅籍中。禅宗自称传佛心印,修行的关键是认识自我的本心或本性。由于自我的本心和本性与佛性平等无=,所以对本心或本性的认识和证悟就是成佛。《六祖坛经》不厌其繁地讲“识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表达这样的思想。宋代禅僧则把这些作为菩提达摩来中国所传的教义,据《碧岩录·圣谛第一义》:“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恁么见得,便有自由分,不随一切语言转,脱体现成。”
“不立文字”是禅宗一贯承认的信条,历代没有异议。但是,“不立文字”并不等于不创造禅宗的新经典。唐宋及其以后的禅宗编集了大量的语录、灯录等禅籍,正是在“不立文字”的口号下从事大立文字的工作.正是用“文字”来诠释“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禅宗相对于“不立文字”提出“不离文字”,前者强调佛理不等于文字,证悟本质上于文字无关,后者强调禅宗新经典的重要性。问题四:什么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
──上惟下觉大和尚开示于八十三年八月廿八日全国供佛斋僧大典
无论是出家众或在家居士,发心修行、学佛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得到解脱,能成就道果,圆成佛的智慧。要想圆满成就这个目标,就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向,找到对自己能契合的法门,还要有大善知识的引导以及个人切实的信受奉行,才不会绕远路或是走错路。佛法的法门虽然很多,归纳起来有方便法门、感应法门、究竟法门,从修行的方法又可分为:渐修与顿悟两个法门。渐修,就是渐次修证,是渐进的、有次第的修证,所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佛经讲,一个人若想超凡入圣,从证到阿罗汉果、缘觉果、菩萨果,一直到圆成佛道,圆成佛的智慧,修证的过程与时间各不相同:证到阿罗汉果位,最快是三生,最慢是六十小劫;
证到缘觉果位最快是四生,最慢是一百劫;证到菩萨果位就有种种层次上的差别;从「初发心菩萨」发大愿、起大行,由凡夫位不断的修六波罗蜜,修到有一些相应,称之为「贤位菩萨」;由贤位菩萨再继续不断的修,一直到登地,称之为「登地菩萨」;登地菩萨从初地继续不断的修,一直到十地,他的愿行与功德已经与「佛」相等了,就称之为「等觉菩萨」,从等觉菩萨到「妙觉」位,这就圆成佛道了。整个过程漫长而且遥远,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修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陀非常慈悲,另外告诉我们一个缩短修证时间的方法,而且是最究竟的法门,这个法门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顿悟」的法门,是一超直入如来地的法门。顿悟,悟什么呢?悟到自己这念心、悟到觉性、悟到人人都有佛性、悟到人人都能成佛。简而言之,「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菩提心,见性就是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成佛是成法身佛。顿悟了心性,就缩短了修证的时间。报身与化身是「方便」,法身才是最究竟的
佛法讲,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好比太阳的光,报身就如太阳的形象,化身像太阳的影子。太阳照到屋子就有屋影,照到树就有树影,照到人、石头、动物…等,都各有其影,就如同佛的千百亿化身,随缘应现。但是,影子是短暂的,因缘过去,影子就没有了。佛法上说:「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与什么佛相感应呢?是与法身佛感应。与法身佛感应,就起了报身或化身的作用;报身与化身是佛为方便度众生而应缘随现,因缘过了,化身与报身仍然归于法身。所以,法身佛才是最真实、最究竟的。修行学佛,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体悟到最究竟、最真实的,才是道业圆满。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修行必须了解什么是法身?如果不清楚、不明白,就会走远路,走错路。法身没有形象、没有去来、没有生灭,法身就是寂然不动、清楚明白的菩提心、涅槃性。契悟了这个道理就是契悟了无上的知见。契悟了这个心性,就是佛、就是道!「见性成佛」的「见」是指契悟的意思,不是用肉眼所见的见;「成佛」的「成」是形容词,是指契悟了本具的佛性,契悟了菩提心。佛不是用肉眼而见,如同《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能见就有所见,能见、所见的佛就不是真实的。什么原因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见的一切,都是「能见」与「所见」,既然是能见、所见,「能」「所」是相对的,相对的境界就属于众生见,不是佛知佛见。真正的「见」是「......余下全文>>问题五:佛学问答#什么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心即是性,性即使心,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此心非肉团心,非意识心,乃是妙明真心,吾等本来面目,万法之本来。心是从体上说,从性上说即是佛性、自性、法性,这三个叫法不同,也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的。万法唯心所现,妙明真心离一切相,即一切相,离一切法,即一切法。从性上说呢,人人都有佛性,也正是妙明真心能变现一切。
明心见性了,就是你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刻骨铭心地明白,本来就是如此般地认为,就是明心见性了,你明心见性了,你的意识心也是真心了,你的知见就是佛之知见了,你不是佛又是什么?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不管什么佛出世都是这个目的,让众生明白自己本来面目,本师释迦牟尼佛来到世间,说法49年,300余会,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理,开启迷昧,破除无明,就是要无明,明心见性。
有人说的明心见性未必是圆教的明心见性,可能是通教或者别教,可能就不究竟不圆满,真正究竟的明心见性了,就是见佛了,就是成佛了,就是见性成佛。不过此处之成佛,不是极果如来,不是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的圆满佛,因为毕竟还有烦恼、习气甚至是无明,所以仍需修行,提升,佛叫明行足嘛,明心见性了还得继续修行,明和行足了,圆满了才好。即使这样,那也很了不得,明心见性的当下,基本上生死是解决了,出六道了,所以这个见性成佛的佛,相当于菩萨了,甚至可能是等觉菩萨,所以民国高僧、净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法师说,“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最不济的,也永不会下三恶道了,这就是真正明心见性的功德!
要明白真心本来面目,最好的是学《楞严经》,楞严经前几卷专干这个,佛引导阿难认识真心,这场法会,很多人听懂了,开悟了,所以真是开悟的楞严,而且楞严法华的境界是圆教的境界,是究竟圆满的,值得用所有的精力来钻研。问题六:怎么理解“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句话 净空法师-----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不是参学来的,是放下得来的。。
参学跟参禅完全相同,这里头你获得是什么?悟!悟入。看经是佛给我们的开示,我们从佛的开示上要悟入。你要想悟入,那你就要把文字相舍掉;你听我讲要把言说相舍掉,不要执着我所讲的是什么,要体会里面的意思,你就有悟处,你才有受用。受用是什么?把我们的观念,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言行统统自然改过来,恢复正常,这叫悟入,才管用,你才会开智慧。不是叫你记得很多,那一点用都没有。你想释迦牟尼佛学了十二年,记了多少东西,最后怎么样?统统放下。这个表演太好!让我们学到佛法从哪里入门。
六祖更进一步在中国给我们做示现,我们才晓得彻底放下。那我们的烦恼习气重,如果我们是放不下,放不下是真的。放不下,我们借用佛法,遵守马鸣菩萨的教诲,我们一面学是一面放下,决不是执着。从前我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叫我听经,叫我坐在第一排,面对着他,不准写笔记。什么意思?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你还有什么笔记好写的?写笔记,那是佛学,为学日益。学道,学道是你要学悟,你要学契入。那这笔记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不但没有用处,它有妨碍。可是业障习气重的人不行,他还是要从笔记下手。所以李老师教我们那个班二十多个学生,不准写笔记的,只有对我一个,我看其他同学都写笔记,老师也不禁止他,也不说他。我就很明白,对老师的意思能够体会到,我也不说,乖乖的学习。晓得什么?根性不相同,应机施教。所以佛家常讲的上中下三等根器。
那我们的智慧增长,智慧怎么增长?你舍的愈多,智慧就愈增长。你要是今天彻底放下,你跟惠能、跟释迦牟尼佛有什么两样?你放不下,你就没有办法!放不下,你连佛法的门都没有入进去。门是什么?小乘是须陀洹,大乘是《华严经》上所讲的初信位菩萨,你没有得到,没有证得。证得这个位次,就是你入佛门了。我们常讲见思烦恼里头,八十八品见惑断掉,所以我说执着放下了一半,另外还有一半是思惑,那一半放掉,你才能超越六道轮回,那在《华严经》里面是第七信的菩萨。放下八十八品见惑是初信位的菩萨,放下八十一品思惑,那就是第七信的菩萨,你就升了六个等级。没有别的,章嘉大师教我的这个话,真叫和盘托出,一丝毫隐瞒都没有,看破、放下!这是他老人家头一天见面的时候教给我的。没有别的,佛法里头就是放下。这个放下就是老子所讲的“为道日损”,一天一天要减少。减少什么?减少妄想、减少分别、减少执着,要天天减少。这个道理不能不懂。下面我们就不必答覆了,你就都能了解。问题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指什么? 人心,成佛也靠它,成魔也靠它,在六道中轮回也是它,所以光是人心就有三不等。以心来讲就有凡人的恶业、习气等心,有善行的厂亦有善恶习气的心,一入色界世间禅境界,亦有恶少善多的习气与妄执性,以无色界天来说,亦有微细妄执性习气的心。故在修行过程间,定要直指各个层次不同的心,来去除一切对境界的执着,这样才是真正地「直指人心」。问题八:见性成佛,怎么见性,不定能见性 净空法师---这个念头如果止住了,就见性了。
1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头教给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学如来的经教?第一个离言说相,听经不要执着言语。文字是言语的符号,把言语写成了书本,这是经书,不能执着言语相,就不能执着文字相,执着就错了。
2 第二个不执着名字相,名词术语,像一切相、一切法,给你说实相,给你讲妄想分别执着,这都是名字相。名字相是假设的,让你从这个里面去体会,你一执着就错了,执着就是病,不执着它是药,所以决定不能执着。
3 第三个条件是不可以心缘,心缘是不能自己想它什么意思,想它什么意思是你自己意思。开经偈上说“愿解如来真实义”,你对如来真实义一无所解,你所解释的全是自己意思。你读《华严经》是你自己的《华严经》,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华严经》;你读《无量寿经》,是你自己的《无量寿经》,也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
4 所以愿解如来真实义不是个容易事情,怎样才能得解?自己没有意思,这就解了。自己有意思,就把如来的意思堵住了、障碍住了,这是学佛真正难处,真的不容易。
5 我们在教学里头,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开了这个例子,做了榜样,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这是什么?不能够思的也用思惟的方法,不能够说的也用言说的方法,这种示现、言说都叫它做善巧方便。
6 释迦牟尼佛跟你讲清楚、讲明白了,然后告诉你别执着,别起心动念。你不起心动念,你就契入了,你就证得了,你所证得的一定跟佛所说的一样。
7 如果你起心动念,你就不能证得。你起心动念,一切法随着你自己的念头在变。什么时候变?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念头,念念都在变,从来没停止过。这个念头如果止住了,就见性了。
8 你要是见性了,你就见到宇宙万有的真相,你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那是什么?性德。大乘教里头,佛说这样的性德人人都具足,为什么?你有自性,只要你见性你就得到。问题九:什么是佛:如何解脱见性成佛 彻底断除二障,即烦恼障所知障,现前二智,即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就是成佛。你说的解脱也有不同的程度的解脱,比如断除烦恼障,获得阿罗汉的果位也叫解脱。要成佛就必须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因为菩提心是佛果之因。所谓菩提心,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