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读图“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1)气压带C、E分别是: 、。(2)若上图表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风带B为、D为。(3)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环流圈。(4)各气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9 09:46
  • 提问者网友:寂寞梧桐
  • 2021-02-08 16:09
读图“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气压带C、E分别是: 、 。
(2)若上图表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风带B为 、
D为 。
(3)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 环流圈。
(4)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 ,多雨的是 (用字母表示)。
(5)各气压带中,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有 、 (用字母表示)。
(6)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则图中D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正南风
(7)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分,每空1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2-08 17:13
(答案→)(11分,每空1分) 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由C、E所在纬度可知,气压带C、E分别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第(2)题,若上图表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风带B为东北信风带(或低纬信风带)、D为盛行西风带(或中纬西风带)。第(3)题,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第(4)题,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GC,多雨的是AE。第(5)题,各气压带中,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有C、E。第(6)题,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则图中D的风向是西北风。第(7)题,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地转偏向力。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规律。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气压带风带对应知识考查的淋漓尽致,学生只要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规律就不难作答。另外,答题时要看清要求,让用字母表示你就不要填写名称,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现将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相关规律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规律技巧】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得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2.表解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1)全球的气压带气压带分布成因特性气流影响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0°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2)全球的风带 风带分布风向属性(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规律技巧总结:①低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②高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③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大陆东部因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图中所示的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是太阳直射赤道时的理想位置。随着直射点周年移动的影响,全球的气压带、风带随之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冬季南移,夏季北移,移动的幅度约为5—10个纬度。比较准确的说法是12月22日~6月22日,向北移动,6月22日~12月22日,向南移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2-08 17:34
我也是这个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