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四季为何没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答案:3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04:38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02-18 16:20
三峡四季为何没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2-18 18:00
第1段总写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其余3段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
(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
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所以先写夏水。)
这篇课文是郦道远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课文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也使读者从中受益。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的写作特点。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不言而喻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只用不到四分之一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而用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在夏水一节,作者重点突出的是"沿溯阻绝"造成的水"疾",并未描绘自然景色。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丽的景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了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150来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
(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
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所以先写夏水。)
这篇课文是郦道远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课文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也使读者从中受益。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的写作特点。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不言而喻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只用不到四分之一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而用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在夏水一节,作者重点突出的是"沿溯阻绝"造成的水"疾",并未描绘自然景色。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丽的景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了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150来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2-18 19:20
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 2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2-18 19:05
作者没有按四季先后一一写来,而是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先写最盛的夏水。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加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最具特色,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