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太极时,全身应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怎么呼吸?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05-08 20:59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5-08 21:24
含胸拔背 心平气和 沉肩垂肘 松胸实腹 沉腰圆裆 气沉丹田
我对含胸拔背的感悟、理解,谈一些粗浅的体会,敬请行家点拨指教
在众多的武术文章里,对“含胸拔背”的“含”字,有写“含”字的,也有写“涵”字的。正如沉肩垂肘一样,有写“垂”的,也有写“坠”的。就字而言,笔者认为都对。但细细领会,却各有千秋。就说“含”与“涵”吧,虽然现代汉语的“含”与“涵”在对”涵(含)蓄这个词的,写法上是通用的。而“含”与“涵”的表述,如果细忖一下,前者偏重于形体的感觉,后者则注重于意念的体悟。“含”,多为包含、含蓄、含劲,含合等意思;而“涵”是一种温文尔雅、圆润深沉的感觉,有包容、内涵,涵养、涵容,也有涵蓄之意。所以在含(涵)胸拔背中,“含”中有“涵”,“涵”中寓“含”。说到底,从外延的形似乃至内涵的神似,“含”与“涵”,都有其深刻的哲理。
含胸拔背,由含胸与拔背两个对立面的统一体组成,是一对阴阳平衡的共同体。胸要含,背要拔,就要解决阴阳、虚实、刚柔、松沉、形。神、意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之实现含胸与拔背的和谐、自然、完美的统一。
含胸首先是对沉肩垂肘而言,“沉”是另一种概念的“松”,是一种沉下去的“松塌”,而“垂”则是一种手臂拉长感的“松垂”,只有这种“松沉”和“松垂”,才能使肩关节拉松和拉长,从而达到肩、手臂,手腕、肘组合的松沉浑圆状态,实现由形体与姿势所组成的“松沉”的含胸。二是一种意念感受而虚拟的含胸,可以想象双手捧一个大气球怀抱在胸前,联想一种有容乃大的气魄和感觉,在这种意念的导引下,把胸襟的开阔度和胸怀的袒荡度都包容在其中。这样胸就不会凹,心胸就会自然松柔,松柔才能平坦,而这种平坦是为实现拔背服务的,是拔背的基础。可见含胸对拔背的重要。
拔背,首先要读懂一个“拔”字。如何全面深刻地去理解、去意会、去感悟一个“拔”字,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究竟如何去拔?怎样去拔?用什么方法去拔?首先从力的角度去认识。拔者,拉也,引也,提也,吊也,悬也。拉也好,提也是,这只是一种力的形态而已,比较容易理解,而怎样来拔,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力可以达到的问题。从拔背这个词的整体上来说,既有通过力实现的外形状态,更有内在的各种动力。有人说拔背,就是背向上拱,有人说背上一只锅,这“拱”与“锅”,是一种形态,弄不好落一个驼背之嫌。
==============================
含胸拔背究竟何谓之?笔者认为含胸拔背的反面是挺胸凸肚。拔者,主要是意欲向上的作用力。而这种力,不是单纯地来自背部,而是来自根基,是从足根基向上的一种拔力。就是说,欲上者先下,欲下者先上。向下者,就是来自沉肩垂肘、沉腰松胯、心气下降、松胸实腹以及下肢等各方面整体力的传递。这个力,是一种暗藏着的内顶力。“顶力”是一种不同概念的力,是由意念催生的一种内在之力,一种内劲之力,一种反射之力。所以,这种内在的顶力,靠的是手臂下垂拉长的浑圆顶力;靠的是含胸对拔背的反射顶力;靠的是肋骨的收缩,腰脊的直竖和腰胯等的下沉所产生的上顶力;也靠的是丹田,这是由含胸拔背而气沉丹田,由气沉丹田而促使含胸拔背所产生的意力和意劲等,都成为拔背的拔力。甚至虚领顶劲也为拔背产生了一种虚灵的引力、拉力和悬吊力。所以,含胸拔背不是耸背,也不是驼背,更不提背,而是来自虚的、松的、顶的、引的,拉的、吊的、沉的各种各样的力。一句话,是辩证统一的、阴阳平衡的力的总和,实现含胸与拔背的总体效应,不让胸凹,也不使背驼,达到形似又神似的“含胸拔背”。
- 1楼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5-09 02:56
万法自然..怎么自然怎么呼吸...自然的状态
- 2楼网友:渡鹤影
- 2021-05-09 01:37
心平气和、全身放松、呼吸均匀
- 3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5-09 00:07
- 4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5-08 23:16
- 5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5-08 23:03
- 6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5-08 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