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哪些文言文中有三叠法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6:09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04-05 23:48
哪些文言文中有三叠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平生事
  • 2021-04-06 01:23
邹忌讽齐王纳谏 就使用了三叠法。
“三”是古文人构思的爱物,小说故事常用它使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邹忌讽齐王纳涑》一文选自《战国策》,编入人教版现行教材九年级语文下册。这一先秦历史散文名篇结构上从头至尾采用“三叠法”,让人读来倍感酣畅淋漓,意味深长。
三问:邹忌“朝服衣冠,窥镜”三问:
一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语气和缓,自信)
二问妾:“吾孰与徐公美?”(严肃而急切)
三问客:“吾与徐公孰美?”(试探)
三答: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子偏爱丈夫,与后文“私我”呼应。)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少了“君美甚”三字,妾地位卑微,心有顾忌,用反问语气表达肯定意思,与后文“畏我”呼应。)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回答语气平淡,少了妻妾的中肯,与后文“有求于我”呼应。)
三思:听罢妻、妾、客的溢美回答,理性的邹忌绝非沾沾自喜,而是“窥镜而自视”,自感与徐公比美“又弗如远甚”,继而“暮寝而思之”:
一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二思: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三思: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三比:邹忌暮寝自思,深知妻、妾、客“美我之故”乃“私我、畏我、有求于我”,进而看破人情,因小悟大,于闺房小语中参出微理,窥破千古臣谄君蔽的根源。邹忌入朝自述,现身说法,由已及王,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和“四境之内”三方面推出“王之蔽甚矣”,入情入理。
一比:臣之妻私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二比:臣之妾畏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三比: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三赏:齐王纳谏,广开言路,设立三等奖赏:
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中赏:上书谏寡人者;
下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三时:齐王纳谏,效果显著。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课文总体构思是“事不过三”,“三”形成了全文振动的频率,文中家事国事的出现和发展表现出一种层进式的反复,于是出现了文中故事的一波三折,出现了文章内容的铺排与渲染,出现了语言的顺畅与圆润。全篇颇具戏剧性,极富童话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