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技术优于快速以太网的地方有哪些?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14:12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02-23 03:44
ATM技术优于快速以太网的地方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逃夭
- 2021-02-23 04:42
1.快速以太网挡住了ATM向桌面扩张
在OSI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模式中,ATM和千兆以太网只涉及低二层,而第三层交换技术,顾名思义当然属于第三层。在低二层网络技术中,以太网是人们用得最多,因而也是最熟悉的技术。基于ALOHA原理的以太网协议非常简单,网上的节点想发送就可以发送。为了提高效率,又增加了监听和碰撞检测。为满足人们对带宽的不断增长的要求,出现了交换式以太网,它比共享式以太网的传输效率高了许多,而且在每个端口只连接一个站点时,消除了碰撞冲突,可实现全双工通信。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又出现了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可以说以太网的发展史就代表了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历程。它是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因而具有巨大的惯性。廉价、简单、快速的以太网技术挡住了ATM向桌面系统的扩张,至今仍然牢固地占据着LAN的阵地。
2.ATM具有电信网所有特点
WAN具有和LAN很不一样的特点。由于WAN涉及地域广大,其建设、维护和管理是由电信部门或少数专业公司控制的,形成所谓的公用电信网。它们在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极力避免用户涉及和干预电信网内部的事情。通常,公用电信网的管理者希望用户把电信网看作是一个黑匣子,仅向用户端设备提供一个简单的用户接口,使用户能方便地使用公用电信网,而把主要的功能尽可能地集中在电信。电话系统就是这种模式中最成功的一个典范。与集维护、管理和使用于一身的LAN不同,在WAN中用户只是使用者,公用电信网的管理者是服务的提供者。由此就形成了WAN的许多特点,例如,为了计费的需要,WAN一般都是面向连接的,因而在传送数据之前,必须先进行耗时颇长的建立连接过程,用完整的全地址来进行呼叫或拨号,在数据传输阶段则使用简化的连接标识符进行通信。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传输效率,目前在电信网内部把传送数据和传送控制信息的通路分开,形成所谓的带外信令,使得电信网内部的传输协议变得相当复杂。ATM技术起源于B-ISDN,具有电信网技术的所有特点。
3.ATM技术的复杂性
ATM技术非常复杂,它分为AAL层、ATM层和物理层等三层,每一层又都分为两个子层。在AAL层,用户通常要运行两个协议:一个用来向网络传送控制信息,称为控制面(ControlPlane);另一个用来传送数据信息,叫做用户面(UserPlane)。ATM网内部也使用带外信令机制,ITU和ATM论坛所采用的信令还不一样。ATM是面向连接的传输技术,使用类似于电话号码的十进制数字进行呼叫连接。其呼叫编码目前有四种之多,尚未统一,最长可达20位。在每个ATM交换机上,建立连接过程需要10~30ms的时间,相对于最快10μs的ATM交换机速度而言,10~30ms实在是太长了。此外,为保证服务质量所需的资源预约等也要在此阶段进行,更增加了建立连接的时间。所以现在ATM网中多采用永久虚电路(静态路由)。这就限制了ATM网的伸缩能力。ATM信元的53个字节中,有5个字节的信元头,编码效率不高。其他协议的数据包要经由ATM网传送时,必须在入网处分解转换为ATM信元流,出网时再恢复成原来的数据包。若信道质量不是足够高,或因传输控制策略不佳,就会出现信元丢弃现象,而一个信元的丢弃将导致整个数据包的重传。这些处理都会增加系统开销,加大传输时延,降低ATM网的传输能力。使得广为宣传的、ATM技术的各种优越性大打折扣。
在OSI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模式中,ATM和千兆以太网只涉及低二层,而第三层交换技术,顾名思义当然属于第三层。在低二层网络技术中,以太网是人们用得最多,因而也是最熟悉的技术。基于ALOHA原理的以太网协议非常简单,网上的节点想发送就可以发送。为了提高效率,又增加了监听和碰撞检测。为满足人们对带宽的不断增长的要求,出现了交换式以太网,它比共享式以太网的传输效率高了许多,而且在每个端口只连接一个站点时,消除了碰撞冲突,可实现全双工通信。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又出现了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可以说以太网的发展史就代表了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历程。它是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因而具有巨大的惯性。廉价、简单、快速的以太网技术挡住了ATM向桌面系统的扩张,至今仍然牢固地占据着LAN的阵地。
2.ATM具有电信网所有特点
WAN具有和LAN很不一样的特点。由于WAN涉及地域广大,其建设、维护和管理是由电信部门或少数专业公司控制的,形成所谓的公用电信网。它们在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极力避免用户涉及和干预电信网内部的事情。通常,公用电信网的管理者希望用户把电信网看作是一个黑匣子,仅向用户端设备提供一个简单的用户接口,使用户能方便地使用公用电信网,而把主要的功能尽可能地集中在电信。电话系统就是这种模式中最成功的一个典范。与集维护、管理和使用于一身的LAN不同,在WAN中用户只是使用者,公用电信网的管理者是服务的提供者。由此就形成了WAN的许多特点,例如,为了计费的需要,WAN一般都是面向连接的,因而在传送数据之前,必须先进行耗时颇长的建立连接过程,用完整的全地址来进行呼叫或拨号,在数据传输阶段则使用简化的连接标识符进行通信。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传输效率,目前在电信网内部把传送数据和传送控制信息的通路分开,形成所谓的带外信令,使得电信网内部的传输协议变得相当复杂。ATM技术起源于B-ISDN,具有电信网技术的所有特点。
3.ATM技术的复杂性
ATM技术非常复杂,它分为AAL层、ATM层和物理层等三层,每一层又都分为两个子层。在AAL层,用户通常要运行两个协议:一个用来向网络传送控制信息,称为控制面(ControlPlane);另一个用来传送数据信息,叫做用户面(UserPlane)。ATM网内部也使用带外信令机制,ITU和ATM论坛所采用的信令还不一样。ATM是面向连接的传输技术,使用类似于电话号码的十进制数字进行呼叫连接。其呼叫编码目前有四种之多,尚未统一,最长可达20位。在每个ATM交换机上,建立连接过程需要10~30ms的时间,相对于最快10μs的ATM交换机速度而言,10~30ms实在是太长了。此外,为保证服务质量所需的资源预约等也要在此阶段进行,更增加了建立连接的时间。所以现在ATM网中多采用永久虚电路(静态路由)。这就限制了ATM网的伸缩能力。ATM信元的53个字节中,有5个字节的信元头,编码效率不高。其他协议的数据包要经由ATM网传送时,必须在入网处分解转换为ATM信元流,出网时再恢复成原来的数据包。若信道质量不是足够高,或因传输控制策略不佳,就会出现信元丢弃现象,而一个信元的丢弃将导致整个数据包的重传。这些处理都会增加系统开销,加大传输时延,降低ATM网的传输能力。使得广为宣传的、ATM技术的各种优越性大打折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2-23 05:46
ATM安全性要高很多。
- 2楼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2-23 05:33
ATM技术应用于广域网。而以太网仅仅是局域网。(快速以太网也是局域网)
两者从考虑的角度来说差别都是相当大了。
ATM处理综合数据。在低延时及低抖动要求的语音及图像数据的传输处理方面显示出了其独到之处
ATM协议跨越了OSI7层结构中的2、3、4层,其协议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造成协议的制定及完善的过程较长。这直接影响了厂商对相应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同时也使ATM设备的成本显著提高。
而基于TCP/IP及以太网的产品,由于协议及应用的成熟,相应设备的价格早已达到了非常经济的水平
ATM最大的优势就是ATM跨越OSI模型的3层协议,OSI7层结构中的2、3、4层,所有网络中的设备都使用一种协议,这样的优势想必楼主应该明白。
而以太网,协议诸多繁杂,尾大不掉。协议功能重叠造成封装中的功能冗余。
其实归根结底,ATM的优势就在于,协议统一。效率高。
以太网优势在于,普及,造价低廉。
两者相比下来,ATM目前来说的劣势就是普及困难,价格高昂了
两者从考虑的角度来说差别都是相当大了。
ATM处理综合数据。在低延时及低抖动要求的语音及图像数据的传输处理方面显示出了其独到之处
ATM协议跨越了OSI7层结构中的2、3、4层,其协议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造成协议的制定及完善的过程较长。这直接影响了厂商对相应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同时也使ATM设备的成本显著提高。
而基于TCP/IP及以太网的产品,由于协议及应用的成熟,相应设备的价格早已达到了非常经济的水平
ATM最大的优势就是ATM跨越OSI模型的3层协议,OSI7层结构中的2、3、4层,所有网络中的设备都使用一种协议,这样的优势想必楼主应该明白。
而以太网,协议诸多繁杂,尾大不掉。协议功能重叠造成封装中的功能冗余。
其实归根结底,ATM的优势就在于,协议统一。效率高。
以太网优势在于,普及,造价低廉。
两者相比下来,ATM目前来说的劣势就是普及困难,价格高昂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