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请大家帮忙审核一下如下两幅对联,看看哪幅比较好一点,我跟在回帖上。请注明理由。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1 19:23
  • 提问者网友:刺鸟
  • 2021-02-01 13:54
因为是一家国学幼儿园,口号是把幼儿园当成大学办,所以呢,名字叫作“七彩阳光幼儿园”,准备在大门口挂一副对联,希望这方面精通的朋友帮忙选择下啊。由衷的感谢!

第一幅:上联:扬国学神韵 有教无类 粗成诲尔童蒙
下联:膺辟雍精髓 教学相长 细得师法养正

第二幅:上联:赤橙黄绿青蓝紫 锦水绣山 源远流长 朝霞涌彩
下联:南北东西上下中 幼龙雏凤 地灵人杰 国学薪传

在线等,谢谢。

解释一下第一幅对联,国学有两层含义,一是现代意义的国学,二是周朝,官学,官方所立的学校都叫国学,其中周天子的中央级学校,也就是後来的国子监,太学的前身,叫作 辟雍,有教无类出自论语,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教与学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读JIAO平声。
粗成诲尔童蒙,出自《龙纹鞭影》,粗成四字,诲尔童蒙。师法养正就不用我补充了吧,谢谢大家。

PS:申明,不敢删除字数,请回答的时候一定附上见解,以便做权衡,谢谢。如果大家觉得分少,我可以把我所有的分全押上,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2-01 14:02
第一个对联很好。首先,我们要从家长的角度来考虑,家长为何要让自己的孩子去读国学?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古典内涵和国学氛围,那么,一副充满古典韵味的对联才能符合家长们的审美观。其次,教学态度也很重要,上联细致切合教育之本意,下联看似气魄雄大其实空有气势没有筋骨,所以推荐上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2-01 17:35
推荐第二幅,第一幅首先是重字(两个教字),其次对联要求上联仄收,下联平收,而第一幅显然把上下联弄反了。 第二幅就相对平稳一些,唯涌彩对薪传不大工整,或可考虑修改一下。 至于说 赤橙黄绿青蓝紫, 南北东西上下中,确是平淡的些,不过考虑到是幼儿园用的对子,或许这样更适合儿童。 另外补充下,国学二字,上面一位师兄说平仄有问题,按照普通话国学确实是平声读的,但是按照平水韵的话国学二字都是仄声。所以说平仄问题不是很大
  • 2楼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2-01 16:45
我复制了对联的基本要求,你可以自己检查一下。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或驳其意。意义及深之对句,散文对联亦不可说不行。   特点: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   四,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 3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2-01 16:22
對於第一聯,作者在寫的時候,可能考慮了正如你所說的某些規則去了,所以呢,才寫成這樣,你修改的我也拜讀了,我晚上也和作者聯繫下,看看他的意思怎麼樣,不管怎麼樣,我還是由衷的感謝你。
  • 4楼网友:鱼忧
  • 2021-02-01 15:29
第一幅罢。虽略显晦涩,但涵义深刻,适合国学幼儿园主旨。第二幅虽通俗易懂,但似乎直白了点?更重要的是,第二幅最后四字对仗不工,“朝霞涌彩”其实就是主谓宾短语,但“国学薪传”意为“国学像那薪~火~相~传”或“国学的薪~火~相~传”,不管是哪种释义,都与上联结构有偏。 因为不能改动,所以第一幅只能提出两点陋见: 1、对联基本规则是仄起平收(少数奇联趣联不在其列),而原联恰好相反,可否对调之? 2、上下联中最好不要出现同字(教),不过也很难用教育类的其他短语取代,也罢。 路过,审核不敢当,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国学功底,赞一个!
  • 5楼网友:煞尾
  • 2021-02-01 14:13
第二幅:上联:赤橙黄绿青蓝紫 锦水绣山 源远流长 朝霞涌彩 下联:南北东西上下中 幼龙雏凤 地灵人杰 国学薪传 原上联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原下联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 平平平平 比较而言第二副略好一些。缺点是下联结尾犯了“三平尾”的毛病,需要进行修改才好 第一联:不如第二联。1、下联结尾“正”是仄音字,用在下联结尾,不符合联律;2、联中出现两次“教”字,重叠;3、此联过于文言:膺辟雍精髓 诲尔童蒙 师法养正 等含义能够理解的人 很少。上联:扬国学神韵 有教无类 粗成诲尔童蒙 下联:膺辟雍精髓 教学相长 细得师法养正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