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理解儿童文化的特征的?能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嘛?
- 提问者网友:城市野鹿
- 2021-05-04 16:51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煞尾
- 2021-05-04 17:07
一、儿童文化的本质
儿童文化是指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儿童的身心特征、群体同伴交往、师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影响。与成人文化相比,儿童文化有着自己的特点,如,儿童文化是充满热情、易变的,凭感觉的成分多,而成人文化相对来说则体现为科学性、理性化,具有客观冷静和稳定的特性;儿童文化是充满张扬和想象的,而成人文化却表现为现实性和重复性;儿童文化的价值观具有多样化、易变性的特点,成人文化的价值观则更体现为固定化和不灵活性;儿童文化大多数是口语化、形象化,成人文化却表现为书面化和抽象化……当然,儿童文化在与成人文化有着巨大差别的同时,它与成人文化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处在一个共同的连续体上,两者间要互相学习和影响。正如美国学者巴特克(Badky,J.A)所说:儿童文化可以看作文化海洋中的一岛屿,文化海洋拍打着这岛屿的海岸,雕琢着它的周边,岛屿其他部分则自由地滋长着。虽然成人环境给儿童文化施加着极大的压力,但正如同成人文化是成人社会的产物一样,儿童文化至少同样是儿童及其同伴群体的产物。”
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儿童文化是一种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精神,一种平等的精神,一种过程本身应是结果的非功利的精神。”充满想象和创造、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非功利精神儿童文化的精神本质。在当今物欲横飞的世界里,这种非功利的精神是非常珍贵的,成人用自己的文化去排斥儿童文化时,却没有想到成人文化里所缺乏的正是儿童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成人没理由压制儿童文化,成人应理解儿童文化,向儿童学习。
二、儿童文化的成因分析
每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儿童作为一怕特的群体,其所拥有的独特文化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儿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群体同伴交往、师生关系、家庭和社会的诸多因素等都会给儿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影响。
(一)儿童的身心特征
由于特定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儿童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同时也由于身心方面的显著特征,在其生活经历中会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文化特征。
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首先表现为儿童是以整体的方式来认识事物的。对于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来说,各种认知方式是一体的,对于某一事物的认识,只要有可能,儿童便会调动所有的感官,将视觉、听觉、嗅觉和动觉等都会加以整体的运用。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飞机模型时的行为会是怎样?他会把飞机举得高高的,跑来跑去,嘴里有旋律地唱着:“我坐飞机!我坐飞机!……”这可爱的孩子,他的动作,他的歌声和他的心灵已交织在一起,飞机、动作和歌声组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各种感觉都在这个整体中保持着极好的平衡。’在这里,感觉和反应,身体和心灵是一体的。其次表现为儿童认知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儿童心理发展整体水平的不高为其自由的想象发挥创造了条件,儿童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对任何事物都要去理性地、客观地思考。在儿童看来,“1+1”不一定等于2,“1+1”潜藏着无限的可能。儿童是充满幻想的动物,成人看来是理性、客观、单调的世界,在儿童眼里便是充满活力、丰富多样。大人若只顾以自己的眼光来对待儿童的世界势必造成对儿童文化的践踏。
从儿童情意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表现为儿童情绪更加具有易变性、渗透性、感染性和亲和性。在儿童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他对事物常常也是充满爱的。一枝花在儿童看来,花是眼睛,叶子是她的手,枝是她的脚;同样地,当你告诉她春姑娘就要来了,她会问:“春姑娘是谁啊?”“她怎么来的?”“长得漂亮吗?”儿童带着自己的情绪对待事物,一切在她那里是那么充满诗情画意。儿童对周围事物是充满好奇和兴趣的,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感情的唤醒状态,它是儿童认识事物的强大动力,它能激发儿童去接近周围的事物,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如果成人能理解儿童情意发展的特点,并加以鼓励和引导,儿童及其文化的发展会表现得更好。
另外,儿童期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身心发展的过渡期,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人的智慧是从感知运动阶段向前运算阶段再到运算阶段不断地过渡的,儿童期正处于这一变化过程之中。
(二)群体同伴交往
不同的群体交往因群体的特点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交往价值规范,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在儿童的交往中最大的特点是追求人与人间的自由和平等,儿童间的交往,往往是非功利性的,是纯洁、朴素的心灵间的交汇。所以儿童喜欢的是同伴交流,因为与成人交往,在儿童看来是具有很大的功利性的。儿童间的交往关系是“对称型”的关系,通过儿童间的交往,同伴间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问题是由于成人的过分干预和其他因素的存在,儿童与同伴间交往的机会正在越来越少。如成人总是要求小朋友模仿成人交往的方式,在交往中表现得越成熟越好;独生子女的增加和家庭、幼儿园中不科学的教养方式等使得儿童同伴关系不能很好地发展,这势必压制儿童文化的充分展示。
(三)师生交往的相互作用
教师和儿童的交往活动,是幼儿园、学校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交往活动的产生可以是因教学活动而形成的“教和学”的关系,也可以是因生活、情感的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教师所采取的行为和态度决定着交往的进程和交往的效果,如在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不同,儿童的反应也就随之不同。在教师为主的教学情境中,儿童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就会形成一些与此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不同的师生互动模式,可以产生不同的社会气氛和行为方式。
另外,在儿童与教师的交往中,“情感性”的交往所占的成分更多,特别是在学前儿童看来,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者”,教师也是交往中的“朋友”,生活中的“妈妈”,儿童对教师的依恋关系是较强的。
(四)家庭和社区的影响
儿童所处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社区的生活是影响儿童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一般都带有一些特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儿童生活在家庭中,其思想、行为也难免受家庭的影响。社区作为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一般会形成与社会共同体相应的规范与制度,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儿童在有意无意之中习得了社区化特征,并把它在同伴间传播。
三、儿童文化的特征
(一)儿童文化具有形象性、非功利性
正如前述,儿童是以整体的方式来认知事物的,儿童思维是以直观行动、具体形象为主的,这反映在其文化上也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儿童往往通过自身的动作、声音、感觉等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不难发现,儿童在游戏、学习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嘴里往往是喃喃哼唱,或对自己,或对相关的玩具,手总是不停地摆弄,身体时不时地随着相关的情境而有节奏地摆动。正如加登纳所描绘:“一个听音乐和听故事的儿童,他是用自己的身体在听的。他也许入迷地、倾心地在听;他也许摇晃着身体,或进行着、保持着节拍在听;或者,这两种心态交替着出现。但,不管是哪种制他对这种艺术对象的反应都是一种身体的反应,这种反映也许弥漫着得体的感觉。”儿童对文化的理解和表达不倒人那样理性和抽象,更没有成人那样深沉和理智,儿童对文化的理解往往是凭感觉的,具有更多的幻想和情感成分。儿童文化是率真纯朴的,是非功利性的,是成人文化无以比拟的。成人不应压制儿童文化,成人应放下架子,向儿童学习。
(二)儿童文化具有过渡性
儿童文化的过渡性表现为,一方面,他们具有与成人相异的一些价值观念和方式,反映出其要求自主、独立的要习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受教师的引导及家长的影响,也在其程度上认同成人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成人一方面要保证儿童有充分的同伴交往,确保儿童独立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同伴交往中得到自主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崩和儿童间的关系,在与儿童的交往过程中,在确保儿童主体地位的同时,对儿童还要加以科学的引导,促进儿童文化健康发展。
(三)儿童文化具有非正规性
儿童文化往往是在日常互相交往中形成的,在生活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儿童群体会表现相似文化特征。同时,文化对儿童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儿童文中蕴含着儿童群体的价值和规范,这些文化特征构成一种生活“环境”,影响着处于这种文化情境中的每一个儿童,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就习得了这种文化。另外,儿童对其文:所蕴含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遵守也不像成人那么严格,从这一角度来说,也体现了其文化的非正规性。
(四)儿童文化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互补性
儿童因其身心发展的整体水平,而有利于其个性的充张扬。儿童不像成人一样,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无所顾忌,这反映在文化上也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互补包括同伴间互补,也包括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间的互补。当前面临的题是,成人不重视儿童同伴交往,看不到儿童文化的长处、谈不上向儿童学习,成人最欣赏的是自己的文化,难怪常拿自己的文化来排挤儿童的文化。理解儿童文化,走向儿童文化是现实的呼唤。作为教工作者,更应肩负起这一重任。理解儿童文化,就要理解儿童文化的本质、成因和特征,理解儿童文化就要尊重儿童的格和尊严,给予儿童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